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假如穿越(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象的运用,在今天的科技发展进程中,它依然是热门学科。所举的两本科学技术书籍,因为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完全可以作为祖先们科技发展的百科全书,它们中所记载的成百上千种技术,就相当于成百上千个例子,说服力足够强大。

    他这一解释这个例子的代表性,冬子马上明白了,这个人太聪明。举例说明一个问题,往往会被别人归入特殊性例子无法说明普遍性原理。我梦见了你,不能代表你也一定梦见了我,打比方与举例说明,我们古代最常用的说理方式,但大致上,它是不太严密,不太科学的,得出的结论,很容易被人驳倒。

    但是,这种包容性与广泛性,他用来举例,只要他运用得当,就完全可以以一当百,说明问题。这或许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思考题,好的问题,就是最优质的智慧资产。

    后来的结论,根本不需要火药专家详述了,因为大家自动地补充了答案。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仁人志士苦苦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对我们传统历史充满热爱的人,都要寻找的答案。就连冬子这种根本与科学不沾边的人,也都对此问题充满了疑惑。一个优秀过分的老大,怎么就沦落到后来割地赔款的程度了呢

    如果我们当年真的是完全不行,完全腐朽,那它为什么,又没被灭族亡国,为什么在今天,又重新站起来了,是什么让它仍然保留着重新复兴的生机基因何在

    “其实,我们的所有技术进步,都没有被演化为工业化,整个农业架构下的社会,因为其过于发达,所以没有产生工业化的动力。吃饱了的人民,没有工业化的迫切需求,所以工业化的前提,是彻底抛弃农业生产生活与社会模式的决心,不得不向工业化向死求生的全民族意志,不如此,新的工业化思维,也会一次次像戊戌变法一样,胎死腹中。”

    他这一番言论,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冬子想到某位伟大人物的言论,但此时,他把这句话改造了一下。“如果没有打破旧世界的决心,就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

    有的伙计还补充了当年欧洲工业化的原因。教会压迫与科学思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农业生产完全跟不上人口增长导致的大量战争,航海时代对技术的迫切需求,大型瘟疫对医学的要求,战争对火药改进及武器进步的要求。任何一种需求,都是非常要命的,到了不进步就得死的程度,所以一种全新的体系,才有机会确立起来。

    “体系的确立,才是工业化的根本,这需要全民的共识及探索的精英。要打烂旧有的秩序与财富,不是生与死的考验,人们是下不了决心的。所以,近代中国的生死考验,才是促进我们进入工业化思考的诱因。”

    这个问题算是说明了他的论点,大家都同意。但还有人提出问题“你还是说说,为什么工业国打击中国传统农业国时,我们就一直没亡国,内部生长的基因,今天让我们重获新生,为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不是说降维打击吗它为什么存活下来了我们没有印第安人的命运,其它三个伟大古代文明都消失了,为什么我们还在

    “因为我们在农业时代积累的文明成果太丰富太强大,以至于元朝、清朝虽然是外族进入,但依然要使用我们的文化与社会体系,为什么是他们主动的选择吗既然武力征服了,为什么不敢摧毁孔庙是他们不得不服从这种文明的体系。因为,这种文明历经几丢掉的战乱与冲突而不倒,是因为它的积累太厚,是全方位的厚实。就像西安一样,不仅有厚实的城墙与深埋的古墓,还有大雁塔所代表的文明交流,有碑林所显现的精神财富。当年打中国的工业国,虽然是降维打击,但他们工业发展才起步,再精干的狼,要打死再虚弱的大象,也是有难度的。”

    这个比喻太好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只解释了不死,没解释新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