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孜然羊肉(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入意识层面的,比如一个菜品,通过形状、名字,加入另外纯意识态的含义。大年三十吃的整鱼,而不是鱼块,寓意就是年年有余,取谐音,传达文化含义。

    能够品尝到这些含义的人,过去大多是文化高钱财富足之人,因为他们早已有能力从经济上超越前四个阶段,从欣赏能力上,进入第五个综合感观阶段。

    但更厉害的,是厨师本身。他们既是美食的制造者,也是合格的鉴赏家。他们不仅能够吃出一个菜品的好,还能够说出,它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好。

    要不是这天晚上瞎转,冬子根本没意识到,那位写大字的城墙边的老师,居然也是一个美食爱好者。

    这是一家路边的普通小吃店,卖的东西也是当地常见的陕西小吃。招牌上写了几个,如然面、葫芦头、新疆肉串,里面柜台里,还有泡的药酒。

    冬子本没打算进去吃,毕竟他现在还没饿到必须吃的程度。老实说,冬子因为自己从小吃惯了父亲那些美好的味道,后来吃的菜,基本无法满足他对美食的想象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味觉,也适用。

    但是,仅一个多余的眼神,就让他停止了脚步。那们老师,正在里面靠窗子的地方,喝着酒呢。更碰巧的是,他也刚好扭头,看见了冬子。

    没办法,居然人朋友陪着吃饭,冬子觉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进去后,老者居然很自然地往对面的椅子指了指,冬子也就自然地坐下。

    菜很简单,就是盘子内,几串羊肉,再加上面前的一碗然面,一杯药酒。

    “老师,唱着呢”

    对方并不正面回答冬子,反问到“吃了么”

    “没咧。”

    老师看着他的菜,问到“就这行”

    冬子点了点头。其实,对一个地方美食评价,最为中肯的是当地的食客。对于这位老师来讲,他的经济收入,完全实现了饮食自由。所谓饮食自由,是冬子自己发明的一个词。最先听到小袁给他所说的“经济自由”的概念时,冬子就有了这个发明。

    经济自由,是指自己的经济收入,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交换需求,说俗气一点,就是如果你不挥霍,不办大事,你的钱用不完。当然买私人飞机、豪华游艇、整天赌博除外。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小袁的毕生追求。按他的话来说,本公司除了高管与大股东以外,彭总最接近这个目标。

    但冬子没有那么高的理想,他只是觉得,饮食自由这个概念,更适合普通人。按国际标准,有一个食物支出占总收入的占比系数,叫恩格尔系数。当时小袁给冬子讲解这个系数时,冬子就觉得,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系数评价发达程度,好像比gd靠谱多了。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高的,发达程度就低。如果这个数字是06以上,那就是说,一个人总收入中,大部分钱都拿来买食物了,那么,这个国家,相对就比较贫穷了。

    因为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刚需,必不可少。

    如果在04左右,算是小康。如果低于03,那就算是非常富裕了。用这个来评价,小袁当时说,中国正处于小康的阶段。但冬子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还与每个国家对饮食的重视程度有关。

    比如在中国这个把饮食当宗教的国家,食物的支出比例,会比西方人更高。西方的饮食,大不了是牛排鱼子酱之类的东西,法国菜冬子没怎么吃过,但他相信,普通西方人,也不可能天天这么奢侈。所以,从西方人普通餐食习惯来看,一顿饭支出几十块人民币的价值,就已经很可以了。

    但是,中国人对食物的要求要高得多。一旦有钱了,胡吃海喝几乎是每个人本能的反应。哪怕是穷人,也会在吃上,挖空心思,付出大量精力与金钱,搞出特别好的味道来。所以,中国的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