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话题飘忽(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像火车分为特快或者直快一样,数字化规范型的管理,可以从大体上规范服务质量,但保证不了细节。

    冬子回想自己当年卖羊肉串,就没有这种工业化流程管理的思维。父母亲在前期制作时,全凭经验,在烧烤时,全靠火候,这些都是可以用感观来体验的。而工业不行,得靠程序。而质量判定的方式,羊肉串是靠顾客的口碑与评价,用嘴说出来的。就像那个旅客,对服务员大喊大叫。这在工业文明中不起什么作用。起作用的,是它的管理流程。

    冬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喜欢思考不一样的东西。

    而在这人群中,人们的谈话辽阔而散乱,更让冬子长了见识。下面录一段对话,说话都散乱地站或坐在一个车厢内,但话题的流转却完全没有规则,其变化迁移跳跃的速度之快,超过了一个豆瓣的旅行。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你站在那里闻臭吗”说话的是身后的人,但对象却是站在那厕所边上的那个年轻男子。

    当然,这话完全没逻辑,前者指的是如何解手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嗅觉,但是,听起来,却感受那么自然。

    “老子想抽烟,甩一根过来”

    这就跳跃了,但却自然地解释了理由。并且发出了请求,很合理的样子。

    “那边睡人了吗”

    这个问话比较突兀。但门口的年轻人却迅速地摇了摇头,此时飞过来一支烟,被年轻人立马接住了,他转身向两车厢连接处走去,放弃了厕所闻臭的形态。

    背后的人说到“有烟时嫌我烟孬,没烟时,我这孬烟也香。”

    冬子明白,这大概是两位朋友。背后这个人平时抽的烟差些,平时被那个年轻人看不上。估计那年轻人此时烟瘾来了,差烟也能抽了。

    谁知道,站着的小姑娘的爷爷却说了一句仿佛不沾边的话“只有享不了的福,哪有受不了的苦呢”

    好有哲理的样子,洞明世事的味道。

    “咋不是嘛”过道那边的一位大妈接腔了“这个绿皮车还可以抽烟,要是坐动车,抽烟罚款,500”话音如此斩钉截铁“动车我上次坐过的,哪里都没闻到烟味。”

    一种高级的感觉傲视群雄。但普通人的火车上哪容得你轻易装优越感马上有人讥笑过来“飞机上也闻不到烟味,未必是在天上,风大些”

    全车厢开始在哄笑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这是什么逻辑与反驳呢冬子不太明白,从情绪上讲这是一种讥笑,但你不得不说,也有一种幽默。为了捍卫自身一被别人的优越感打垮,居然用了如此高超的艺术手法,叹为观止。

    但是,就轻易地停止人们装13的欲望吗在这拥挤而肮脏的空气里,人们用话语来舒展久屈的灵魂。一位大哥开始了“也不是说享不了福,但是身体它不允许啊。现在天天吃肉,搞出三高出来,以前红苕土豆,还健康些。”

    自夸与自嘲的平衡,应该没什么说的吧。但是,他假装悟道高深的手法,还是激起了某个年轻人的警惕。“吃肉就算条件好了在美国,穷人都是胖子,富人才健康呢。富人就天天吃营养餐,土豆泥或者蔬菜沙拉,还要打高尔夫消化去,那才叫富人,晓得吧。”

    这一下就打击了那们胖子的嚣张气焰,但胖子真不是吃素的,他反唇相讥“说得好像你去过美国似的,美国人吃牛排,那不是肉”

    这两人表面上是敌对的,以一种貌似高深的外国生活来装点自己的见识。这可惹怒了一群农民出身的旅客。马上就有人提出“美国人吃肯德鸡没错吧也没见得高级到哪里去,哪个没吃过似的。牛排,我还排骨煨汤呢。”

    这种争论,根本主题并不在内容上,关键在气势上。争论的目的,也不是因为事实,而是因为输赢。普通人的生活被琐事所缠,平时的生活中,已经被现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