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6章 鸡犬升天(第1/2页)  我在大唐当侯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殿中,只剩下裴寂、陈叔达和萧瑀三人。

    李渊这个时候收敛了怒气,取出先前杜启进献的锦盒,正色道“诸卿,朕先前命人清点族谱时,发现一物,你们来看一看。”

    这卷道德经,他不曾说是杜启进献的,就说是家族中的。

    因为这意味着是传承。

    如果从另外的人手中,得到了这一卷道德经,极可能是收上来的。可换成说是自己家族的,那就意味着,李渊这一脉祖上真正是老子。

    这是有跟脚的传承。

    这是李渊换了一个说辞的目的。

    李渊向肖离招手,肖离立刻会意,把这一卷竹简制作的道德经,交给裴寂看,毕竟裴寂在众人当中,是位列第一的。

    裴寂快速的往下看,当他看到最后的印章、落款,甚至还有年月时,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因为裴寂也是有眼力的。他手中的这玩意儿,绝非短短时间内制作的竹简,是很有些年头的,所以真可能是真迹。

    裴寂看完后,交给陈叔达、萧瑀看,两人看完后,脸上也是一副惊喜的样子。

    陈叔达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如今有了这一卷道德经作为佐证,陛下这一脉的脉络传承,就无比清晰了。”

    裴寂、萧瑀也是连连附和。

    两人都是赞同。

    他们三人虽说对道德经这样的佐证,有一些想法,但一个个都没有提出来。更何况,这一卷竹简道德经,的确像是真迹。

    三人便是顺水推舟。

    李渊沉声道“这事情,你们安排一下,务必要让满朝的诸公,清楚大唐李氏一脉的来历。这来历清楚了,才不会有传承失落,才是名正言顺。”

    “是”

    裴寂率先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处理妥善的。”

    陈叔达、萧瑀跟着附和。

    李渊满意的点头。

    话锋一转,李渊再度道“秦王府没有举荐长安县令的人选,反倒东宫举荐了崔烨。这一人选,你们有什么想法”

    裴寂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李渊道“说来听听”

    裴寂道“秦王府学士之一的许敬宗,家学渊源,是前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少有才名。如今,许敬宗在秦王府内担任学士。虽说秦王府的学士,配享五品待遇,但实际上,却也不是五品官。让许敬宗担任长安县令,也是不错的。”

    裴寂发现,李渊两次提及了秦王府。所以裴寂认为,李渊的想法,或许是要让秦王府的人出任,有了这个提议。

    毕竟谢知舟曾是东宫的人。

    如今谢知舟被处死,尤其先前封德彝劝说被呵斥,他断定李渊不愿意任用东宫的人。

    李渊并没有反对,转而是看向陈叔达、萧瑀,询问道“关于长安县令的人选,你们两人可有建议”

    萧瑀认为裴寂了解李渊,所以附和道“陛下,臣赞同调许敬宗任职。”

    陈叔达一直没有表态。

    他心中在琢磨着。

    陈叔达也是了解李渊秉性的,而陈叔达并不认为,李渊要打压东宫抬举秦王府。李渊的动向,极可能是受人影响。

    陈叔达的推测,是从谢知舟开始的。谢知舟牵扯到的是杜启,所以陈叔达再联想到杜启立下了的大功,或许李渊是要弥补杜启。

    陈叔达念及此处,道“陛下,臣认为杜楚客适合。杜楚客,乃是杜如晦的弟弟,也在秦王府为官。按理说,杜如晦的才学更出众,但陛下授予秦王为天策上将,允许秦王开府天策府,杜如晦是天策府从事中郎,是从四品的官员,担任五品的长安县令不合适。”

    如今的李世民,权势抵近顶峰。

    他不仅是秦王,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