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Chapter03、不要低估人的贪欲(第1/2页)  丢下你那怨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hater03、不要低估人的贪欲

    湘妹子元媛,各方面都挺好,身上唯一的毛病就是见钱眼开。

    元媛好歹也是个文化人,按理说什么道理不懂呀,可是偏偏遇上钱财,就是脑子犯浑。

    刘晓雨认识元媛五年了,对元媛的不良习性了如指掌。

    古话说的对,“江山易改,本性难易”。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

    如果不是刘晓雨深爱着元媛,对于元媛贪财的坏习惯,刘晓雨很难接受。

    刘晓雨真是希望,在他个人努力下,元媛改邪归正。

    贪欲就像海水,越喝越渴。。

    孔子说廉之四“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

    孔子说“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说苑杂言

    意谓就一般人的性情而言,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奢侈挥霍,不足就节俭。没有禁令就放纵,没有节度就逸乐,放纵就败亡。

    接着孔子说“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聚有数,车器有限,以防乱之源也。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善欲不可不听也。”意谓饮食要有定量,衣服要有节制,住宅要有限度,聚敛要有常数,车辆器物要有限额,以此来杜绝祸乱的根源。所以法度不能不明确,教育的话不能不听从。

    孔子说的“度量”和“善欲”两条,体现的是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原则。

    这就是说,一方面须设立一定的法律条令给予指导、调节和节制,使人举足有措而适归于治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让人有是非标准和是非之心,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孔子认为,“凡夫之为奸邪、盗窃、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孔子家语五刑解意谓凡是邪恶、偷窃、犯法、恣意妄行的人,是由于不满足,不满足是因为没有限度。没有限度,往小的说是偷盗懒惰,往大的说是奢侈浪费,都是没有节制造成的。

    人由好变坏,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一开始就变坏的,是由细微的变化慢慢积累起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注意平时的防微杜渐,才能防止由量到质的变化。

    俗话说“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如果鸡蛋没“缝”,苍蝇即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奈何于鸡蛋的。所以,关键还在自己。

    有些人变坏,除了个人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问题。制度不健全,或者虽有制度但监督不到位,这都有可能让意志不坚定的人走向堕落。因此,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甚为看重为政清廉的品德。

    宋代清官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做官贪得无厌,必定会给他带来祸害的,这种祸害,有时是致命的。

    近些年来,报纸上披露的一些倒台的高级干部,有的甚至走上不归之路,也是渐渐变坏的。这些人不乏宏图大志,但中途或晚年倒台,都是因“无禁、无度、纵欲”由量变引发质变造成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贪心过重,失去控制,完蛋是迟早的事。林则徐有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在上联告诫自己,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兼容并蓄,办好事情;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但其中的下联值得重新思考与辨析。在此仅就传统文化现象进行反思。

    “无欲则刚”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真正刚强不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