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 阿凝定亲(第2/3页)  宅门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断,也十分欣赏长大后的凌源志有像其父一样的毅然决然。为了孩子的教养,凌郡王把幼小的儿子带到边关,把幼小的女儿送给自己的岳母抚养。老太师觉得,凌家父子俩如出一辙的做法让他服气,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教养出出色的儿女。

    所以在阿凝十二岁随着舅母参加宴会时,崔家在老太傅的提点下,崔家的主母们就已经在关注着阿凝的成长。

    如今,阿凝已经快及笄,也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很美丽的姑娘。父兄也已经从边关回来。

    崔家的老太太就亲自出了门,去拜访当今皇上的亲姐姐宁安大长公主。请求大长公主为自己的长孙崔继做媒,求娶郡王府的二小姐阿凝。

    要说宁安大长公主这媒人请的可是够分量的,郡王府就是想推拒都得先想想。更何况郡王对这门亲事还十分满意呢。

    的确,郡王和琳琅都十分满意这门亲事。崔家的这位大公子是大房崔延山长的大公子崔继。崔继自小就被抱来养在老太太身边,由老太傅亲自教养。在京城有第一公子的美誉,是多少京城女子想嫁的梦中郎君。

    崔继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在古代真就是大龄青年了。可是崔家就是稳得住。要说这崔继可是俊逸非凡,才情横溢,十六岁就已经考中状元。如今已经是翰林院的侍讲,有京城第一公子之美称。多少京城女子想嫁给崔继,是京城世家人心中理想的佳婿人选。可是老太爷就是不吐口,倒也不是说老太爷是在等阿凝长大,而是老太爷真没遇到比阿凝更好的,更让他特别满意的。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现在老太爷各方面都满意了,就赶紧上门提亲吧。

    亲事定下来之后。崔家送来了聘礼。这崔家不亏为百年世家,这东西送的多还不算稀奇,关键是人家这里还有名人字画。这可就值钱了。可见崔家对这门婚事是多么满意和重视。甚至在多少年后,京城里的人还对崔家送的聘礼津津乐道。

    二房里,这段时间李氏本来是应该很高兴的,二老爷凌源辉述职之后,留在了户部任户部右侍郎。大儿子阿宇考上了进士,而且还定了礼部尚书的罗大小姐,可谓是三喜临门。就是上门求娶阿珠的人家也不少。可是就因为有个阿凝,就把女儿阿珠的光彩给遮没了。瞧瞧来求娶阿凝的,再瞧瞧来求娶阿珠的。同是郡王府的女儿,可却是两个档次。所以李氏心里郁闷了。

    为了阿珠的婚事,李氏这一段时间就一直在讨好自己的婆母老吴氏,也让自己的女儿阿珠时常去老太太跟前卖乖。可是慢慢李氏就发觉了,老太太已经被边缘化了。

    李氏很是不平,自己的丈夫也不差,就是因为没有爵位,将来自己这一大家子都要看大房的脸色行事。看看阿凝,多少人来求亲,而自己的女儿就因为是二房的,又隔了个郡王爵位,就差去了十万八千里。现在大房的儿子凌远航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四品将军。而自己的丈夫也才是四品。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在读书习武,将来还得自己拼前程。李氏越想越不心里不平衡。

    阿珠在自己的院子里摔摔打打,看到阿凝定给了京城第一公子崔继。看到崔家给阿凝的聘礼,心里嫉妒的要命。爹娘现在还没有给自己定下亲事,要告诉爹娘,自己的亲事一定不要比阿凝差。阿凝的爹爹不就是一个郡王吗,自己的爹爹也是正四品,自己也是郡王府的人,家世又哪里差了。比不过阿凝的人家,她才不要嫁。

    阿珂在姨娘的屋里发了一会呆,抬头看到于姨娘又在掉眼泪。阿珂叹了口气。姨娘自从看到阿凝定了亲,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唉声叹气地,总说是自己耽误了女儿。

    阿珂无奈地劝姨娘“姨娘,别这样了,这怎么能怨您,当初您不也是不得已才做了妾室吗。您别再哭了,女儿不怨,这都是女儿的命。”

    万姨娘说“你比阿凝还大,阿凝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