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祸事(第2/2页)  归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促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传点毕,内门开,文班自东门而入,武官自西门而入,皇子班于殿阶上,百官班于殿庭左右,皇帝西门而出,尚书令曹荣领百官跪拜,礼毕,方可升殿议事。

    “朕奉运天承三十一载,自问上不负先皇,下不苛百姓,却不知竟生了这样的祸事,竟教出了这般欺上瞒下、鱼肉子民的儿子!”

    众皇子见皇帝盛怒,却不知是为何事,指是何人,但凡任谁手里怎会没些错事,不由得心里更加慌乱,皆跪了下来,但无一人敢有一言,生怕再说了错话,岂不是自作孽了。

    皇帝拿出奏本,扔至一旁,气愤道:“薛铮,给朕念。”

    “罪臣承蒙陛下恩信久矣,由是感激,今而远去,然无以为报,自知羞愧不已,若不能据实已告,心中难安,恐抱恨终天,因而奏请,言于陛下,晋王之过。”听到此处,除晋王之外皇子皆长舒了一口气,当然不乏有幸灾乐祸者,落井下石已属正常。

    晋王心惊,俯首磕头,言语撕心,闻者也只觉冤屈:“父皇,此等污蔑儿臣之恶言,父皇莫要相信,儿臣冤枉。”

    皇帝目眦欲裂,呵斥道:“他是你舅舅,看护你多年,怎会污蔑于你。”

    殿庭所站者中,梁国公、礼部尚书高敏皆直冒冷汗,心想陶靖初所知不少,皇帝又如此恼怒,必是往日所做之事已达天听,今日事发突然,谁都不曾料到陶靖初竟会倒戈,应对之词无从开口,心中慌乱不已。

    晋王重重叩去,辩解道:“舅舅帮持儿臣多年,为何会无缘无故状告儿臣,其中若非是他人有意陷害,儿臣必不相信。”

    皇帝冷笑一声:“为何?薛铮,继续念,让他知道为何。”

    薛铮领命,念道:“罪其一,二十年前,晋王与梁国公私录军事部署,伙同贤妃诬陷舒嫔乃南月细作,至其自缢而亡,使我北黎边境一度破败,十年前,用同样的手段在南北一战中勾结外敌,以获私利,最终使得南北两国不得不互献质子以平战乱,至此陛下与秦王,父子相离数载;罪其二,晋王有夺嫡之意,却无兵权在握,恐生变数,遂遣梁国公驻守边境,怎奈梁国公无能,难有将军行德,屡是败绩,晋王为使其能得功勋,不惜挑起边境附属之战,使得民怨载道,苦不堪言,晋王为瞒其状,铲除知情之人所达有百;罪其三,晋王为联络朝臣,结党营私,私命礼部尚书高敏在科举考试中收受贿赂、贩卖私盐谋取暴利,然行迹败漏后,为掩盖罪状,私刻内外官员印,致使百余人蒙冤身亡,其中的骊城私盐案,淮安十三命案均是;晋王因南月质子一事见臣岁数已大,且又是知情之人,留则无用,欲要除之,罪臣侥幸,从中苟活,得以告知陛下,罪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自知死罪难逃,但求陛下放过罪臣老少妻儿,臣至死也可瞑目了。”

    陶靖初所告之言,种种罪状乃是闻所未闻,无不震惊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腾王仍旧一言不发,神情与之前无异,只是看了一眼晋王跪在一侧苦苦哀求的样子便想起二十年前,那日他的母妃也是如此,只是当时却无一人愿听她一言,他的母妃便在那所谓的条条罪状中被扣上了细作的罪名,万人唾弃,以至抱憾而终。

    自己与苏瑾更是活在旁人的闲言碎语中,任人诋毁,细作之事也成了长在父皇心中的一根毒刺,如今真相将要大白,怎能不令人痛快。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