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第三十五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敏娟和王晔博士毕业后,就离开了马州博士屯,搬到集团所在地简州三藩市居住。一来,这里离集团近,脑库的工作好展开,二来,杜敏娟和王晔的女儿,有过敏性鼻炎,虽然不算严重,但在变天时经常发作,让两人忧心不已。她们考虑过很多地方,最后还是选择了三藩,和雷振宇做了邻居。

    刚开始时,王晔还以为女儿患过敏性鼻炎是因为亚米国花粉太多了。前年冬天,她把孩子扔回国交给老妈带,没想到女儿的鼻炎变得更严重。老妈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了过敏原,才知道孩子是对冷空气过敏——江南没有暖气,冬天又冷又湿,冷暖空调根本没啥作用……

    为了女儿,杜敏娟和王晔不得不再找地儿安家。考虑到三藩虽然冬天也比较湿冷,但是托儿所、幼儿园总归是有暖气的……就这样,两人在简州落了脚。

    晚上,王晔一边给女儿喂饭,一边和杜敏娟唠嗑,“我们再生一个吧?丫丫用的是我的成熟卵子,你未成熟卵子做的精/子,和我姓……现在人造子宫技术又有了改进,下一个没这么麻烦,咱俩去抽个血就行……这次用我的血液搞出精/子,你的搞出卵子,然后和你姓。”

    “还弄啊?你可真有劲儿……现在这个已经把我折腾坏了。”

    杜敏娟话音刚落,小家伙就把饭碗打翻了。杜敏娟气冲冲地走上前,把女儿抱下饭桌,转头对王晔吼道,“你不许追着喂……不想吃拉倒,饿她一顿什么毛病都没了。”杜敏娟指着电视又加了一句,“你最近看过新闻吧?阿费力加洲爆发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现在有近5亿人濒临死亡……咱家小混蛋每天浪费的粮食,足够救活两个人啦!”

    “好好,不追着喂……”王晔一边答应着,一边抱着饭碗去追女儿。杜敏娟看着王晔的背影摇摇头,想着过几天一定要和她聊聊,然后打开房门,踱到雷振宇的院子。

    雷振宇当初买宅子买晚了点。等她回过劲儿,开始找房子时,集团附近稍微好点的宅子全部给同事们买光了。好在人造子宫医院附近新建了一个居住点,这里房子的面积还大点。考虑到堂妹雷蕾可能会长期和自己一起生活,雷振宇就买了一个四房两厅五卫的大宅子。看见地下室还有大半层的健身房,雷振宇觉得自己赚到了。

    来简州已近4年,头两年,雷振宇一直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堂妹雷蕾和后来住进家里的徐盼盼。现在妹妹本科终于毕业了,要去外州读博士;徐盼盼这几年也要考大学了,雷振宇突然觉得膝下空虚,她打算最近就去人造子宫医院抽血培养卵子,明年搞出个女儿来。

    雷振宇吃完晚饭,正想去找杜敏娟问问培育孩子的事,杜敏娟就按响了门铃。

    “小家伙现在无法无天,给她惯得不成样子了……慈母多败儿!”进了雷宅,杜敏娟忍不住对好友吐槽起来。

    隔壁这俩人的教育理念不一致,雷振宇早就知道了。她笑笑,觉得不好发表意见,就转身进厨房,给杜敏娟拿了一支饮料。

    “不说这个……”杜敏娟晃晃脑袋,想把烦心事赶走,“你看了新闻吧?怎么阿费力加洲的饥/荒这么严重?”

    “不奇怪,这样的饥/荒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雷振宇坐到杜敏娟对面的沙发上,拿起一包薯片边吃边说,“实际上,人类社会一直在和饥/荒作战,战斗了几千年,直到现在才看到曙光——要知道,只有工业化才能彻底解决农业问题。

    “农业增产的要点无非是土、肥、种、水,以及种植技术。没有工业化,哪儿来的化肥?大牲畜粪便和绿肥,效力不高。而现代农业,三成以上的增产,靠的是化肥。华夏能吃饱饭,也和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有关;再说说塑料大棚吧,没有石油化工业的发展,怎么可能有大棚;至于种子,更是和工业化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