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黑暗森林(第1/3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黑暗森林

    考完期末考试,张凌歌就要随父亲陈匀去北方农村待上一周,给陈匀的姑奶奶——张凌歌父亲的爷爷的妹妹——办99岁大寿。

    得知张凌歌下午就要坐高铁离开中都,冯晨夏急急忙忙赶过来,约张凌歌在校外一家冷清得连苍蝇都不来的茶馆见面。

    “怎么了?”张凌歌奇怪地看着冯晨夏——眼前的冯晨夏不是张凌歌熟悉的那个永远处乱不惊的冯晨夏,现在她的神情是慌张的,她的眼睛里有深深的恐惧。

    冯晨夏扬了扬下巴,示意张凌歌打开手机,看看她刚发的链接。

    链接里是一个关于华夏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两个雄性小鼠“孤雄繁殖”的报道。这篇华夏国科学家的论文,张凌歌之前在《Cell Stem Cell》上已经看过。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又称遗传印记,是指在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域上标记其双亲来源信息的遗传学过程。这类基因称作印记基因。遗传印记表达与否取决于它们所在染色体的来源(母系或父系),以及在其来源的染色体上该基因是沉默还是表达。有些印记基因只从母源染色体上表达,而有些则只从父源染色体上表达。

    基因组印记正是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无法无性生殖的原因。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区分卵细胞和精子,在各自基因上进化出不同的标记。只有这些印记共同作用时,才会生出健康的后代。如果只有母亲或父亲的遗传物质,一些基因将无法表达,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实验室的孤雌繁殖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 1936 年。在那一年,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平卡斯诱导成功了兔子的孤雌生殖。不过,成熟的孤雌繁殖技术是在2000年以后才出现的。2004年,一名和族科学家修饰了未成熟卵细胞的基因组印记,并成功实现了两个雌性小鼠的“孤雌繁殖”。

    华夏科学家受其它国家科学家“孤雌繁殖”研究的启发,利用没有受精但依然可以发生卵裂的次级卵母细胞,即小鼠卵巢中形成的畸胎瘤,经过一系列复杂操作,去掉了次级卵母细胞的雌原核。这时,次级卵母细胞发育的“开关”已经被精子开启,而雌原核没了,受精卵的后续发育就只能依靠来自精子的遗传物质。

    上面这一段话看着挺学术的,其实可以用下面十句大白话来简单概括:

    1、自然界里孤雌繁殖比孤雄繁殖普遍得多,如蜜蜂、竹节虫、蚂蚁、蟑螂,还有科莫多巨蜥等。不过这种孤雌繁殖,比如蜜蜂、蚂蚁、科莫多巨蜥的孤雌繁殖,和上文说的“孤雌繁殖”不一样。自然界的孤雌繁殖,大多只需要一个雌性即可,而实验室完成的哺乳动物孤雌繁殖,则是用两个雌性来实现的。

    2、孤雄繁殖在自然界非常罕见,动物界的孤雄繁殖几乎不存在。

    3、孤雌繁殖用于哺乳动物生殖,已经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了,目前孤雌繁殖成功率(至少对于小鼠来说),已经具备了“商业价值”。换而言之,哺乳动物比如小鼠,完全可以没有父亲。

    4、华夏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孤雄繁殖,即后代小鼠只有两个父亲,没有母亲。

    5、理论上,华夏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持续培养这些只有父亲的雄性小鼠。在胚胎形成初期,可以完全不需要雌性小鼠,因为畸胎瘤次级卵母细胞可以在实验室里繁衍,不再需要雌性。

    6、细胞在实验室里长期繁殖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比如说海拉细胞。六七十年前,一位患有宫颈癌的黑人女性去世了,但她身上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里繁殖了一万八千多代,癌细胞总重量达5000万吨。可以说几乎每个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里,都有海拉细胞。

    7、虽然细胞在实验室里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