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咱们的节日(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晨夏这学期把能免修的课都考了,能免听的课也都免了。她不打算再多选其他课程,准备把剩下的时间,用于校内社调、校外社调,和“收小妹”——虽然目前还没有最后决定未来的方向,但冯晨夏的直觉告诉她,拉起一支队伍还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冯晨夏的目标尚不明确,但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她现在就已经颇具“理想号召力”了。何况在中都大学,大多学生会被“校史”鼓舞,有着外人认为“天真”、自己觉得激情的东西在心里激荡。中都大学生最喜欢说的就是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的台词——“做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返校没多久,冯晨夏就去找了之前去过的几个小组的头头——虽然话不投机,但是有的事还是可以合作一下的——商议能否一起在三八妇女节搞宣传,在中都大学和华清大学宣扬正确的“节日观”。

    冯晨夏群众基础好,号召力比这几个松散小组的头头要大得多。于是在看过冯晨夏的方案,经过数轮讨价还价,这些小组成员终于同意加入到冯晨夏的《为“三八劳动妇女节”正名》活动。

    当然,只有这些小组成员还是不够的。

    3月1日是周末,冯晨夏让几个“核心迷妹”去通知一年级的女生们,晚上到一个不卖宵夜的饭堂开会,她自己还联系了几个高年级女生,说服她们也拉多一些学姐来参加这次预备会议。

    在会上,冯晨夏把控着节奏,一会儿激情高昂,一会儿循循善诱。最后,大部分与会者都同意在三月七日和三月八日这两天搞点“新意思”。会后,冯晨夏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准备材料,每种材料都准备至少十份。在会议结束后,冯晨夏还搞了个募捐,指定一名金融专业学生做统计,并承诺所有支出都将用于相关活动,支出明细会及时在几个女生楼大门口公布。

    3月7日是周五。203室所有人打算集体逃掉下午的课,连张凌歌都不例外。还不到11点,张凌歌等人就急忙赶到几个就餐人数最多的学生食堂。

    虽然张凌歌和室友们设法拉了几个女生参与她们的活动。不过她们毕竟不是冯晨夏,号召力差太远,现在全部人加起来也不过是十多人。而张凌歌准备在至少五处地方摆摊搞宣传,很明显,人手不够。

    好在冯晨夏及时带人来支援了。中都大学参与冯晨夏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已经超过了200人,冯晨夏搞了不下十个点,每个点十几个人,剩下的,她都拉到了华清。

    张凌歌和七八来个中都大学女生守着一个摊子,其他室友分别去其它摊子。这些宣传点,都在中都大学几个就餐人数较多的学生食堂对面。

    张凌歌和几个女生,在离食堂大门口十来米的地方找了几棵树,挂好三条横幅,其中一幅横幅还特意遮挡了一条言辞下流的标语。然后她们按照几个主题,在横幅下分别挂上大幅宣传页和宣传画。

    这些主题有:

    “三八劳动妇女节”的来历;

    “从甲骨文,看当时的妇女形象”;

    “华夏古代妇女的贡献”;

    “华夏近现代妇女的贡献”

    “妇女运动与科技革命的关系”;

    “雌激素和月经是大自然对女性的馈赠”;

    “繁体字‘婦’等于‘服’吗”;

    “‘婦’扫天下,‘妇’推大山”;

    ……

    在摊位的条案上,放着印有宣传张主要内容的小册子,和一大摞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是:你认为三八节应该用妇女来称呼所有女性吗?你更喜欢“三八劳动妇女节”、“三八劳动女性节”还是“三七/三八女生节或三七/三八女神节”?

    很多女生都不知道,原来早在1857年的3月8日,亚米国新乡的纺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