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冉冉升起的学神(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免修考试在开学第一周内全部考完。《大学英语》考试在明天下午;《大学医学数学》和《大学物理》在周三上午;《基础化学》在周四下午;《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周五上午。

    吴老师刚才和张凌歌说,既然领导都同意她参加免考了,她又这么自信,干脆就别领一年级上学期的新课本吧,她去大二学生那里借旧课本就行了,反正内容是一样的。

    现在张凌歌拿着华清大学的课本,和自己在网上买的大学通用教材对比了一下,发现区别还不算很大。

    《大学英语》最先考,张凌歌不怵这个。英语这个东西也没什么好复习,主要靠平时积累,何况暑假她还从头到尾翻过《大学英语》教材。华清大学的教材和自己买的没有区别,所以她就没带英语课本,也不打算花时间在上面。

    《大学医学数学》是华清大学出版社自己出版的医科专用数学课本,里面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线性代数基础、微分方程、无穷级数和概率论初步等。

    暑假时张凌歌预习的是数学一,比《大学医学数学》难。即便这样,数学一里面很多东西张凌歌中学时也学过。在准备提前高考之前,张全本来是想让女儿走竞赛路子的,所以高数的东西已经学了不少,暑假时张凌歌没花多少工夫就搞掂数学一了。

    《大学物理》也差不多,和张凌歌之前买的课本区别不大。她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

    现在有点问题的是《基础化学》和《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本和张凌歌网购的教材差别有点大。但是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在于考试方式。张凌歌问过学姐,学姐告诉她,《大学计算机基础》除了要考上机,还要考理论和“常识”。上机考试很简单,但所谓“常识”,很多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什么的,会考很多选择题。

    “一句话,要背!”

    张凌歌的记忆力很不错,但是作为一名理科学生,本来要学背诵内容多多的医学课程就已经很痛苦了,现在还要背和自己专业关系不大的“计算机常识”,和各种晶体分子式,她觉得有点头疼。

    不过话都放出去了,考得不好就变成了“吹牛”。张凌歌想,自己的外号够多了,不想再多个“吹牛大王”的绰号。

    第二天一大早,张凌歌就爬起来洗漱,然后早早地跑到草坪上,大声背了一段英文名人演讲练练发音——昨天周主任说考完英语听力和笔试后,还会给她加考一门口语。

    “这个,当然,本来考试里是没有的,也不算总分,”周济申说,“但是学英语不能学出哑巴英语,所以口语我来考你。”

    八点半,张凌歌坐进考场,发现申请大学英语免修的学生真不少,教室里密密麻麻的坐满了。

    听力非常简单,张凌歌可以保证自己全对。笔试自然也不难。不过那些中译英,她有点担心老师会怎么改卷子。自己全部按照正宗English speaker的习惯做的翻译,不知道能不能入改卷老师的法眼?

    考完试,张凌歌直接来到系主任办公室。进去时她还特意留着门不关,这是她妈妈告诉她的女性自保方式之一。

    看到张凌歌进了办公室,周济申笑眯眯地问她是不是提前交卷了。张凌歌点点头。

    “嗯,不错,那我们聊聊吧。”周济申改用英语发问,发音是地道的亚米国味儿,“说说吧,为什么要免修那么多课,还要提前学大二大三课程?你说服我了,我就一路给你开绿灯。”

    “因为我想当最好的移植外科医生,而最好的移植外技术在亚米国,我希望能去亚米国做住院医培训。”张凌歌早有准备,款款而谈,“在亚米国完成移植外的全部住院医培训,需要八至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