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第6章(第1/3页)  宋国小媒人的悲催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伯刘伯,你家来了个小娘子,说是专门来找你的”

    “是啊是啊,那小娘子可爱极了,正在你家院儿里哩。”

    什么小娘子?什么可爱的?刘二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家已经好几年没来过客人了,难不成是他妹子来了?他摇摇头,那也和可爱搭不上边啊,还是来找他的,谁啊?正想着,又突然想起什么来,直起腰杆子怼这几个孩子:

    “跟你们说了多少遍,叫刘叔,刘叔!不要叫刘伯,没老都被你们叫老了。你们糖葫芦还想不想吃了,小玩意儿还要不要修了?”

    几个孩子纷纷吐吐舌头,好吧,你说啥就是啥吧。然后纷纷又跑回自家田地里去了。

    刘二郎回了家,果然看到有个小姑娘正在自己院子里,一会儿赶赶鸡鸭,一会儿玩玩摊在地上的那堆小玩具,一会儿又好奇地瞅瞅挂在门上的桃符,甚至还把头贴在门缝上,朝屋里瞅。

    他推开院子门,轻轻咳嗽了一嗓子,那丫头听到动静,飞快地从门口下来,一双大大的眼睛透出一股机灵劲儿。刘二郎打量了眼这小丫头,虽然身上穿的不咋地吧,但养的还是白白净净的,头发也乌黑发亮,不似他们村里头野惯了的孩子,毛里毛糙的。

    更加断定是他不认识的。

    “小闺女来找谁?”

    “我来找刘二郎,刘二叔。”

    “我就是啊,来找我作甚?”

    洛时节细细打量了一下刘叔,可不就是方氏心里面念着的人么。唯一不一样的是胡子形状不一样了,她看到的虚像是留着一撮浓密的山羊胡,眼前这位又修了个十分齐整的八字胡,整整齐齐一丝不乱。

    料想一手好手艺,全使在自己身上了。

    知道洛时节的来意后,刘二郎不可置信到有些好笑:“什么,给我说媒?!”

    洛时节点点头。

    “你个小丫头片子,来给我说媒?!”刘二郎再次怀疑自己的眼睛,瞅着这个坐在椅子里,才多大点的小孩子,来给他一个五十岁的老头子说媒?!他没看错吧!这扬州也不算小啊!咋啥稀奇事都让他赶上了呢?

    “你且说说吧,你是给我说了哪家滴闺女呢?”他饶有兴趣的摸着他的美髯,想听听这小姑娘还能说出什么稀奇事儿来。

    “我要给您介绍的这个姑娘,就是我们村的方芽儿,方氏。”

    噗!刘二郎一口茶吐了出来。方,方氏?方氏咋的啦?方氏要嫁给他?他要娶方氏?方氏——

    “你,你再说一遍,哪个方氏,哪个方芽儿,就是梨棠村那个,那个死了男人,守寡二十多年的那个方氏?”

    “叔真是好记性,没错啊,我说的就是那个方氏啊~”洛时节露出笑容来,“我觉得你们挺合适的,方婶也有要再嫁的意思,央我给她寻个好人,我逛了一个村又一个村,就觉得,叔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所以就来登门拜访了。”

    刘二郎总算是接受了这个事实,下意识地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不成不成,绝对不成!我可没有再续弦的意思,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你再找别家吧,反正我是不成的,不成不成不成!”

    洛时节还想再说些什么,刘二郎显然不想再听,把洛时节像撵小鸡似的撵出了门,又把院子落了锁,扛着锄头一溜烟跑没影儿了。

    洛时节远远跟着他一路走到田地里头,看刘二叔见了她也不和她说话了,她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刘二郎还是不搭理她,她就拿出方氏对她唠唠叨叨的本事来,笑嘻嘻的,侃天侃地侃庄稼,刘二郎从不对小孩子发脾气,尤其是长得可爱的孩子,他更是发不起火来,偶尔就被她套去一两句话,心里想:这小丫头子,脸皮也忒厚!

    不过没聊多久,小姑娘就告辞了,同在地里干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