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虞美人(一)(第1/3页)  女侠盗和官大人破案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顺清县建学之事有睢景臣手写的通令其实也不需要顾玳在场,本来她也不太懂这些,于是张太傅想想便叫她回偏屋歇着了,如果有需要会派人来找她。顾玳也乐得清闲,便一连几日都窝在偏屋里。谁知道直到顺清县建学的事有了着落也没有顾玳的用武之地,张太傅打算接着去下一个邕和县,便和顾玳告了别。

    张太傅与顾玳商量好如果一路上遇到问题会给府衙写信,顾玳应了,寻了辆马车将张太傅送去邕和县,自己回了乾城的府衙。

    平日里睢景臣和阿褚阿良在也是在书房里办公,她倒没觉得什么,这回回来却觉得冷清了许多。回了小院赵妈正在打扫院子,见到她笑着和她打招呼:“小姐回来了?”

    顾玳抿起嘴角笑了笑:“这几天麻烦赵妈了。”

    “这是哪儿的话呀!”赵妈换了只手拿大扫帚:“就是大人和小姐都不在,这几日快把赵妈我闷死啦!只能去伙房找老李去唠家常。”

    顾玳被她逗乐:“难为赵妈了。”

    赵妈见她兴致不大高想着是在外面累着了便催她回去休息,这几日在顺清县的学处倒没累着她,她天天闲的要命,在这雨季里差点都发霉了,于是她便和赵妈抢起大扫帚非要干点活,赵妈也抢不过她,再加上大人曾经嘱咐过她凡事要依着顾小姐,她抢了两下也就让了。

    回到府衙的日子倒没有那么清闲了,三不五时的会有些地方县衙送整理好的卷宗来,顾玳便按着睢景臣的习惯将它们一一归类整好,偶尔也会有些简单的事务需要批示,她去请教了账房的先生,终于把“同意”、“再议”一些常用的繁体字学会了,她写的字软绵绵的没有力道却也有几分清秀,睢景臣去视察前应当也知会过,她来批复那些事务倒也没人反对。

    大概过了有半个月,张太傅隔着五个县给府衙来了信,信上说自皇上下了通告以来,这些日子各地的建学之事相对顺利,不过所在的长岭县有些贫苦,建学还需财力支撑,希望府衙能拨些款扶助,顾玳摸不准要拨多少款,于是又去账房请教账房先生,在先生的帮助下回了信定了拨款的数目,即将要走时却有人送来了西边丹阳县日常开销的账本。

    顾玳一愣,便问账房先生:“这些县衙的日常开销账本都要先送到这里么?”

    账房先生只当她随口一问便应了声:“是啊,府衙里有规定,收到这些账本直接送到账房来核算。”

    “这规定是什么时候定下的?”顾玳想想又问。

    账房先生翻开那账本看了眼顺口答:“一早便有了,睢大人还没上任前就有了。”

    ?一早就有了?那上次的昌平县账本怎么回事哦,顾玳心里疑问接着问:“所有的账本都是如此?没有例外么?”

    账房先生一顿想起什么:“倒也不是,前些日子昌平县的账本我们都已经核验过了,但睢大人说他还有旁的用,就把账本先拿走了,不过没过多久又拿回来了。”

    核验过了……顾玳心里一群草泥马奔腾而过,合着还是睢景臣整她!她愤愤然从账房走了,看得账房先生一脸迷茫。

    这段时间府衙里倒也没有其他的事,顾玳处理完闲着也是闲着,某日看见赵妈搬着小凳在院子里给自己的小外孙做衣服她倒起了几分兴致嚷嚷着要学。她心思细,在布上画片裁剪倒也容易,就是拿着那针手不听使唤,把十个手指头快戳了个遍。

    她在院子里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日子过得倒也快,转眼便到了中秋。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顾玳想想给府衙里的人都放了半天假,让他们能回去的便早回去陪陪家人,不能回去的乐意出去逛集会就出去。伙房里的李大叔没走,顾玳便抱着针线筐跑到伙房,李大叔还特意做了月饼邀她尝尝。

    在现代她向来只喜欢水果和蛋黄馅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