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抢粮(第1/3页)  [快穿]千古流芳的一百种姿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年的江州的确是怪异非常。自月初长河决堤,这天上落的雨就没停过。明明该艳阳高照的夏天,江州却连着大半月阴雨绵绵,时不时还会下个把时辰的暴雨。有些地理位置不怎么好的山坳坳,整个村都被淹没在大水里,百姓房屋财产尽失,面对未来心如死灰。

    这次的涝灾的后续影响远不止此。江州是大楚有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天下粮仓的美名。今年大部分稻米都沤烂在水里,到了秋冬,江左这边儿好几个州府的百姓都没粮食吃。荒年大饥,皇上又不是个能扛事儿的,往后大楚会怎么样,还难说得很。

    话扯远了,已经到了江州十余日的沈烨正望着窗外的雨水发愁,暂时还没精力去管以后。

    江州太守阮铖早在长河决堤之初就赶紧派人去现场修堤治水,想赶在钦差到来前把河堤质量不过关这事儿给圆过去。没曾想,这江州地方官里有沈烨的人,趁着阮铖着急忙慌之时揪出了他贪污公款的事儿,待沈烨来了后直接捅了出来。

    这场涝灾波及了整个江左,却原来不止是天灾,还有人祸。沈烨愤怒异常,当场摔了阮铖头顶的乌纱帽,令大军押下待审,又往上京修书一封,向康平帝禀明此事。这一通操作下来,阮铖的仕途算彻底完了。这一出杀鸡儆猴也绝了其他人背地里耍手段的心思,各部门配合起来,疏通长河、安置灾民的事儿进行得还算顺利。

    只是这落雨久久不歇,就像个□□悬在江州上头。让已经大半个月没见过阳光的江州百姓惶惶不安,生怕什么时候这炸弹就又落在了头上。

    祸不单行。沈烨派去邻近几个州府调粮的军队带回来的消息十分不乐观。不仅储粮数额与户部记载严重不符,好些还是经年的劣等陈米,江左潮湿,好些都发霉发臭了,这样的粮食,怎么能拿来给受灾百姓吃呢?

    沈烨一直知晓,大楚朝廷贪腐现象十分严重,但他没想到竟然严重到了这个地步!这些蛀虫食百姓之粟,还要啃百姓血肉,实在是万死难辞其咎!

    “长安兄可是在为粮食的事情发愁?”

    温霁被穆风推着从门外进来,看着沈烨临窗叹息的样子,出声问道。

    长安是沈烨的字,还是他中状元那年恩师取的。他本是岭南巨富沈家的旁支庶子,父母早丧,自幼坎坷,前十多年过得颇为艰辛。他的恩师徐大儒为他取“长安”二字,便是希冀他往后顺遂,一世长安。

    沈烨从愁绪中抽离出来,转头见是温霁,当下先露出了一个笑:“阿九来了。”说着便快步走过去占了穆风的位置,平稳谨慎地将温霁推到桌前。

    穆风:……丞相大人怎么老喜欢抢我的活儿?

    沈烨为温霁倒了一杯热茶,这才道:“我前日已派人去岭南向沈家施压,他们赚着百姓的银子,关键时候不出力可不行。若是顺利的话,沈家开了头,其他富商便是不想出银子也不得不出。最迟八月,赈灾银的事应该能够到位。”

    大楚去岁西征几乎掏空了大半个国库,这次江州涝灾的消息一传到上京,户部尚书就愁得恨不得解甲归田。赈灾银还有大半没到位呢,但既然沈烨能逼得沈家家主出血,那银子就不是问题。

    沈烨叹了口气:“可现在正是收获前夕,银子好说,这粮食一时之间还真筹不齐。今年要是其他地方收成不好,江州这么多百姓还不知道要怎么熬呢。”

    温霁微微一笑:“长安兄不必烦忧,我今日来,就是同你说这件事的。”

    她可早就打上了长山那批粮食的主意。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温霁一想到穆戎忙活了一整年搁在长山的大批粮食,便心痒痒地恨不得下一秒就去抢过来。

    我的好父亲,这可不能怪我。你抢去的一双腿暂时拿不回来,那我也只能亲自上门收点儿利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