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系刊(第1/3页)  风雨十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传奇》出来之前,大桓玩游戏的热情基本上可控,时间应该算是弹性的,有暇多完,阅读自习准备考试就可以不玩。《传奇》出现后,玩上网络游戏,就是毁天性的,自嘲“唯有看书可以忘掉游戏,唯有游戏可以忘掉看书”。那是大二的事了。

    过度游戏挤压掉网络聊天,大桓是那种孤独感很强的人,聊天只是用自己擅长的文字形式来涂抹一个带自恋倾向的自身形象,怀才不遇的酸了,水土不服的雏儿,古朴善良的伪圣人。当繁华落尽,大桓真正在乎的也就是自己。上线即隐身,偶尔还跟老大哥叙几句家常。一些老同学慢慢懒得去联系了。玩游戏,精神上会变得消极,行动上会变得懒散。

    大一的春季,大桓做了一个有趣的决定,加入系刊编辑部,不是很了不起的事,当时学生干部征人的时候,举手的就大桓和三个女生。然后,他们就被召集起来开会。系里的大二男生宿舍空一间作为学生活动室,里面摆满了系里参加学校比赛活动拿到的奖杯,放置了一些桌椅,有些灰,男生们不爱收拾,有时就用来做为会议室。女生进来是要看证件,登记的。大一、大二一共十二个人,主力是学长们,大二的师哥主持会议。等了一会,有个师姐因故未到,“肖燕姿”,名字跟港台歌星名字接近,很好记。下次倒是见到了,青春少艾,羞涩不语,两人熟识,那还是多年之后。主编说,创办系刊,系里很重视,吕老师也很支持我们,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主编提了个要求,先讨论了刊名,通过了《心声》的提议。每个人动手准备稿子了。

    大桓很费了一番思量,决定写邻居家的田涛哥的故事。田涛比大桓大两岁,算起来跟国青是同学,小学时老考第一,深得大桓父亲赞赏,初中成绩有些平淡,也是上的镇上普通高中,田涛有股傲气,乡邻们有人就看不惯他,编排他。有一年,他力主让家里种“遗传工程稻”,一种可以做种的水稻,当年绝收了。高考后,还是很得意的认为自己能上个二本师范学院,成功跳出农门,当上高中老师。他不掩饰自己的快意,大桓父亲就觉得他想简单了,看看再说。然后就落榜了,经过一番周折,彻底流落社会。田涛骂自己父亲,“你没用”,大桓父亲还直接呵斥他。田涛跟大桓比邻而居,爷爷辈一个无赖一个伤残,都有三个妹妹,家境都不好,田涛父亲没什么能力,就更差一些。田涛先跟着小叔学自行车修理,处不好。然后去广东打工,辗转了几处,被人骗到小地方,关了起来,做黑工,拼死拼活地干,没有报酬。后来,因为翻墙逃跑摔伤了腿,牛皮癣又发作了,主人觉得榨不出什么价值,就把他放了。身无分文,求爷告奶,后来还是通过政府救助,才回到家。在家养伤治病。这件事对大桓震动很大,他心底有沦为“孔乙已”的恐惧。

    现在,能幸运地坐在大学校园,居安思危,怀念故人,他把田涛的故事稍事点染,又加上一段无果的爱情,写成了一篇小说。主编觉得写得很不错,就是篇幅太长了,整体的氛围跟我们化学系的系刊不搭,建议可以试着修改了,投到文学刊物去。系刊有很多约稿,需要填充空间不多,到后期需要一些专门人才,比如排版设计的,美术插图的,大桓倒帮不上什么忙。后来也就没怎么关注这件事,样刊也没收到。

    大桓小时候的玩伴田阮、裴飞这时也在上高中,同一所普高。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大桓父亲的影响,一个小队的大桓、田阮、裴飞连续三届小学的侥侥者。他们上初中后同样受到中心小学学生的冲击,乡里初中声誉并不好,经常考不了一个一中。大桓上初二时,中考放假,他约田阮、裴飞在公路上漫步,正是雨过天晴的好天气,心旷神怡,作为封闭农村的少年,他们也要走上这条路,他们交换对未来的期待和忐忑。

    田阮今年高考,意义重大,他眼睛也近视了,同样是害眼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