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我的上司是个昏君(第2/3页)  快穿之我给自己开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形,在晋国的各地都出现了。托东厂西厂和现代宣传套路的福,这次关于农药和化肥的新政施行的非常顺利。

    而这一年的秋收过后,所有人都被当年的粮食产量惊呆了——一倍啊!足足一倍!用了化肥、农药的地里收下来的粮食,是过去的一倍!

    紧接着,京郊村子里也传来了喜讯——良种的试种田里,收获的粮食虽然不如用了化肥、农药的强,但却比原来的种子多了足足五十斤!每亩五十斤!

    村子里的老人们总说,“大口小口、一月要吃三斗”。一斗十六斤粮,少说一人一年就要五百斤粮。一家能种几百亩地,增产出来的粮食就能让大晋的人吃一年!

    这个结果出来后,原本厌恶宁怡华专权的人有些沉默了。他们虽说各自都有私心、对圣上的忠心也不那么纯粹,但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的。

    在宁怡华看似胡乱弄出个新政的时候,他们没有下死力气去阻止,为的就是等秋收的时候激起民愤,让圣上不得不赐死这个佞臣。

    但新政的结果却和他们预料的有着天差地别,这个时候有些良心的朝臣都不好意思再说反对的话,想反对的人也都不敢说了——无论什么时候,解决了粮食问题的人都是最大的英雄。

    哪怕在民间,东厂公公们的形象,也从原来的阴狠可怕变成了送粮食给大家的天使(天家使者)。新政的发起人冯铁更是险些被众人供起来。

    给东厂打工的公公们都与有荣焉,只有宁怡华心里充满了不解与绝望。——她从来没想过在这个世界待下去,行为也一直都保持着“干一票就走”的准则,为什么她会突然出名了?那些朝臣也太不给力了吧?

    按照她的设想,她做事、朝廷拿名、朝臣跟着蹭光,顺便还要在败坏一下她这个坚持新政的人的名声。五年后,她解决饥荒问题,让这个世界脱离进入鬼怪末世的命运,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呀!

    走之前还能帮着朝臣推翻这个好用但不仁道的东西厂。

    这么完美的计划,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宁怡华不知道,因为她让粮食增产一事,让许多原本打算抹黑她的官员停止行动,任由她的功绩传扬开去。这才让她的名声,从原来的一片狼藉变成了毁誉参半。

    发觉晋国的人有些接受东厂、西厂的倾向,宁怡华痛苦万分,她很想把宦官专权的危害写成大字报贴出去。但她自己就是个宦官,那东西贴出去她就得查,万一查到自己身上就有些难解释了。

    在她头疼的时候,一个有些眼生的宫女被领了进来。

    “见过铁公公。”那宫女恭敬的行礼后,说出来意,“皇后娘娘最近得了幅好画,听闻公公喜爱花木,那画正是前朝张林生的《梅林奇景》,特来请您去品鉴。”

    这是皇后要见她的意思。宁怡华答应下来,回忆了一番这个皇后的资料。

    小皇帝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有正妃,也就是后来的皇后。皇后是先帝选出来的,贤良淑德又能劝着人上进,完完全全就是小皇帝最讨厌的那一款。

    田丞相没有告老的时候,小皇帝还能忍着,等他一掌权,立马就将这个无趣又惹他厌烦的皇后打入冷宫。

    后来宁怡华掌权后,她就把皇后放出来重新执掌六宫了,她对这个皇后的印象很浅,只记得是个不怎么说话的女子。

    皇后屏退左右后,突然对宁怡华跪了下去。“求公公放我出宫,我愿劝服余家,为公公驱策。”

    宁怡华对女孩子向来比较友好,她见状连忙把皇后扶起来,让她坐下。“皇后这是何意?可是有人怠慢于你?”

    皇后的眼中滚落一行清泪,她略带哽咽地说道,“我嫁给他已有近十年,但却从没过过好日子。先帝在时还好,他还略有收敛,先帝一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