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出征高句丽(第2/3页)  穿越隋唐之美少女博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名,这是从上学时候历史书上了解的。刘仁轨,生于公元601年,出生于汴州尉氏,是hua夏历史上著名的出将入相型的人物,他大器晚成,却一鸣惊人,刘仁轨指挥的历史上著名的白江口海战,以少胜多,大败扶桑海军,导致扶桑全盘唐化,向唐朝拜师学艺。

    刘仁轨是hua夏历史上著名的老寿星,享年84岁,他年轻时正值隋末乱世,烽烟四起,他又家境贫困,无法专心读书学习,但是他从未放弃自己。没有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练习,居然读通了文史,以博学著名。武德初,中原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准备上表论事,刘仁轨见到了他上表的文稿,为他修改了几个字,任瑰十分惊异,见刘仁轨颇有文化修养,就以赤牒方式让他当上了息州参军(赤牒授官是唐初制度,按正常程序,应是吏部先用赤笔注官之状,门下省审批,皇帝最后授旨)。不久,刘仁轨又调任陈仓尉。当地有一个折冲校尉名叫鲁宁,横行不法,鱼肉乡里,以前的地方官没人敢管他。折冲校尉属于诸卫折冲都尉府,下府的折冲校尉都是正五品下阶,小小的陈仓尉论地位与之相差甚远。但是,刘仁轨公事公办,给这位大爷以严厉的警告,鲁宁没有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当他再度触犯国法的时候,刘仁轨把他抓了起来,让人拿棒子把他活活打死。消息上报到大唐皇帝李世民那里,顿时让天子勃然大怒,“一个小小的县尉,竟敢杖杀我的折冲,简直是无法无天”。

    唐太宗召见了刘仁轨,很快弄清了事情的是非曲直,面对刘仁轨的侃侃而谈,一代名君大为折服,马上提拔他作了栎阳县丞。唐太宗喜欢打猎,有一年,唐太宗打算前往同州(后世的三秦大荔)狩猎,刘仁轨及时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百姓昼夜辛劳,才收割了十分之一、二,现在皇上前往狩猎,各种接待加上修理桥道,动辄要用一、二万个工,对百姓的收割相当不利。如果等百姓收割完毕,皇上再行射猎,于公于私,都能兼顾”,唐太宗知错必改,将狩猎行动推迟了整整一个月,他下旨表扬了刘仁轨的谏言,“你虽然官职不高,却竭诚为民,所陈之事,甚得君心”。

    夏雪掐指一算,刘仁轨今年刚好30岁,正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就给李世民推荐破格提拔还不大出名的刘仁轨,让他早早为大唐建功立业。

    这次出征,经过商讨后,李世民和夏雪决定兵分三路:

    一路由李靖率领一万天使军精锐骑兵,从西部草原绕道夹击高句丽,在路上可以吸纳一些突厥、契丹等部族骑士,增加兵力。而且还有截断薛延陀汗国援兵的作用,这次高句丽除过勾结白济、扶桑外,还勾结了漠北的薛延陀汗国。

    一路是海路,由虬髯客率领1500名海军、30艘钢铁战舰协助刘仁轨率领的大唐1.5万水军登陆攻击ping壤城,并掩护大量辅助兵团士兵和粮草辎重船只登陆高句丽和百济西部海滩。另外有许多后勤运输大型帆船和涡轮货船随行,运输粮草物资还有大量辅助兵团士兵。

    一路由大唐皇帝李世民率领7万主战军团,出临渝关(山海关)后,从正面攻击高句丽。

    除过西路的李靖没有辅助兵团外,李世民中路后续部队辅助兵团15万人,刘仁轨东路大唐水军后续部队辅助军团5万人,也都整装待发。

    李世民出征之时,夏雪抱着孩子一直送到潼关,两人深拥许久,泪流满面,难分难舍。说好如果军务不紧急时候,每天都要通过电报互通信息。

    “老公,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会胜利凯旋的!”夏雪望着渐渐远去的李世民的背影轻轻地说。

    隋朝三次征高句丽失败,高句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叫“京观”)“身既死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