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前尘客栈(第1/3页)  守坤隐魂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凉城东有一家前尘客栈向来都是人声鼎沸,不论是来往各地的商客,打听消息的跑江湖还是寻欢作乐的官人都喜欢来此消遣,为的是店里的说书先生一张绘声绘色麻利的嘴。是时西凉城是南朝都府临安向西北方向进的必经之路,又和临安离得不远,又有帝王巡视的天然水道,上乘水路,下接沃土,物产丰富,贯通南北,人杰地灵,因而出了不少著名的能人异士,看起来格外繁华。

    前尘客栈是西凉城最高的建筑之一,简直就像宝塔一样矗立在哪儿,一二层吃饭,三层喝茶吃点心听说书,再上头的就全是客房,掌柜姓赵,留着两撇小胡子,会拿精明的眼神看人,并不是这家看上去造价不菲的客栈真正的幕后老板。这家客栈什么来历,好像当地的百姓也都不大记得了,只晓得一代又一代,自西凉城初建的时候,好像就有前尘客栈了,毗邻着当地最大的妓院名苑坊,让这附近一带热闹无比,行人如织,摊贩也络绎不绝。

    说书先生姓朱,每天早上下午说两场,听客满堂,唤了茶博士沏上一壶龙井或是碧螺春,伴着小碟儿瓜子话梅,倒比喝花酒还来得尽兴。其实说书先生说的,也无非是一些民间的家长里短,道听途说。

    “若知为君心恻恻,不如参商不相见。”那朱老头儿打着快板儿说道:“那吴敕县青帛乡东村有一位姓张的秀才缕试不第,那日正感怀才不遇,被家中老母斥去地里帮忙,那老母亲道:‘你若肯收两个学生,娶一个媳妇也就罢了,想着做官,也不掂掂自己的分量。’张秀才心中郁郁不乐,上了城镇闲晃,路过城中妓院春香楼,却道这个张秀才平时一向自诩清高,从不留恋风尘之地,这日实在心情不佳,一起性就进了春香楼,你别说这穷酸官运不佳,桃花运倒是不错。”

    底下坐着的茶客响起几声笑来。

    “穷酸秀才不胜酒力,外加郁郁不得志,喝得酩酊大醉,叫来春香楼的妈妈,明明没什么钱,还要请最红的姑娘来伺候,妈妈见他落魄,本是百般推辞,又见他甩出一个七八两重的银锭子,方才笑吟吟地叫来了春香楼的头牌姑娘小环。”

    朱先生唱起来:“你说是,前世冤孽今生还,却不知,为君洒尽伤情泪。”

    “那小环姑娘也真是前世中了煞了,碰上这张秀才竟一见寄情,再见倾心,三见就私定了终身了,张秀才也一直苦于没有知心的人交谈,碰上一个肯听他讲心事,谈抱负的美貌女子,自然床笫交欢,云雨相合,不在话下。”

    茶客中有几个粗鲁莽汉在台下起哄:“细节,细节。”

    朱先生笑道:“在场的有女宾,讲太多房中艳事,不太礼貌。”

    忽听台下一个穿着红色绣花对襟衫,罩着红袄子的女子嚯地站了起来,对着众人道:“你们吵什么?让说书先生继续说下去。”

    众人一愣,被这泼辣的声音一吼,倒也没有反驳的,台上的朱先生也是愣了一下,随即扬手让身边那个弹琵琶的年轻女子拨了一段乐,自己一拱手说道:“多谢姑娘捧场。”

    “自此以后,张秀才和这位环姑娘经常在春香院水榭的亭子里幽会,他时常谈股论今,她则带去精心烹调的美食,倒也是才子佳人,一段美谈,每次分手时,张秀才都会赌咒发誓,一定出人头地,赚够了钱来给小环赎身。”

    “如此过了一两年,张秀才又想进京赴考,谁知他母亲绝不同意,不肯拿出家私让他上京,还骂他‘游手好闲,荒废家业,留恋青楼,好不要脸’,他抑郁万分,跑到小环那里。小环姑娘开解他,劝导他天生我才必有用,还愿意拿出自己的皮肉钱供他赴考。”

    “别时依依不舍,还是有去无回。”

    说书老先生掂了掂手中的板儿,说道:“这里插一句,赵公子听了我的故事,写了一首《金马门》,大家给品评品评,”说罢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