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位之争(第1/3页)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皇后“病重”那段期间, 林若秋有意远着皇帝。楚镇虽有些不悦,可见她执意如此,也只有由得她去。

    林若秋的意思很明白, 这件事虽是他们两人的秘密,可也怕有心人察觉——宫里的聪明人不在少数。为表心诚, 她自然得装得更像些,皇后病重, 她若成日家缠着不放, 是个人都瞧得出里头有鬼。

    因她这般慎之又慎, 宫里方能维持风平浪静。就算有一两个胆大的嫔妃想去皇后榻前侍疾,也都被林若秋给驳了回去。谢贵妃和赵贤妃更是提都不提, 谁都知道宋皇后这病是好不了了,若出事了该算谁的?谁也不想担这干系。

    况且,以她们私心来看, 宋皇后自然死得越快越好, 越真叫人伺候康健了,那才叫麻烦呢。

    因此哪怕皇后的病势日益沉重,宫里亦并未产生剧烈波动,只是静悄悄的,屏气凝神等待,直至宋皇后的死讯传来, 众人方松了一口气。

    倒是李蔷猜出了些许。

    侍儿通报李婕妤过来的时候,林若秋正让人找出库房里存放的白色生绢,平常用不上这东西, 做孝服却必不可少。到时候满宫里一片缟素,独她这里花花绿绿的,像什么样。

    李蔷施礼之后,略说了几句闲话,便开门见山的道“椒房殿那位果然是皇后娘娘么?”

    林若秋没打算瞒过她,这件事涉身其中的,除了她跟皇帝,便只剩下眼前人,李清的妹妹。何况李蔷也曾帮过宋氏一次,只可惜没能成功。

    林若秋便笑道“是与不是又如何,陛下说她是谁,她就是谁。”

    事实上此刻躺在病榻上的正是宋皇后的侍女婵娟,她熟知宋氏脾性,又与其身量想仿佛,要扮演一个并不存在的皇后,没有人比她更合适。

    李蔷轻轻叹道“娘娘还是心善。”

    她蓦地提起裙摆,将要跪倒在地,林若秋忙将她搀起,诧道“你这是何故?”

    李蔷却仍是郑重的拜了三拜,“这一跪,是代我哥哥多谢娘娘,娘娘大恩大德,我兄妹二人没齿难忘。”

    林若秋听着颇觉愧怍,她能说事情这么容易办成功,纯粹是楚镇从中放水的缘故么?不过皇帝是要面子的人,即便是善事,可在外人听来亦难免丑闻一桩,林若秋只好维护他的颜面,功过都一起揽了。

    她看着李蔷轻轻拍去衣襟上的灰,又问道“你哥哥最近可有消息?”

    李蔷摇头,“杳无音信。”

    但没有消息也就是最好的消息,李蔷知道二哥临走前为何不知会她一声,一则是时间紧迫,二则,也是怕她伤心难过罢。毕竟从此以后,李家便再无李清这个人了。

    即使意料如此,李蔷仍不免为之哽咽,李家的亲眷本就所剩无几,如今又去了一位至亲,可想而知往后她在这深宫里该多么冷清寂寞。

    林若秋见她意绪消沉,只当她忧心家族,因劝道“放心,陛下既已不追究此事,自然不会为难两家。”

    莫说以楚镇的心胸,已经放走了宋氏跟李清,不可能再去给宋李两家使绊子。就算他真有此心,事情也是不容易办的,宋氏的祖父乃三朝老臣,又有从龙之功,先帝金口玉言,纵遇大罪亦可赦免其性命,只这一条,便可保得宋家香火不息;李海又正得重用,皇帝不可能无端斩去这条臂膀。

    况且一人做事一人当,就算皇帝不知底里,也不可能牵连到两家头上。

    林若秋如此安慰一番,满以为李蔷能展露笑颜,谁知她仍是轻轻摇头,“我倒宁愿陛下追究。”

    若李清仍在,好歹能牵制李海一二,而今他已天涯海角不知去向,只怕李海的野心将膨胀得更加厉害,纵使眼下不出事,日后也难免将自己烧死,甚至牵连整个李家。

    可这份隐忧,她能向何人倾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