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踏红(4)(第2/3页)  与猫同行[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玉凉的左手一动不动,右手则握着书卷,感叹似的说道。

    “喵……”程澹懒洋洋地叫一声,用的是反驳语气。

    “还顶嘴。”张玉凉翻过一页,“难道你不是吃完就困?”

    “喵……”程澹的声音大了点,理不直气也壮。

    “吃饱也不起身活动,迟早有一天你会胖成球。”张玉凉笑着逗他。

    “喵喵……”程澹淡定歪头蹭他的手。

    他是黑猫,又不是橘猫,才不怕胖。

    张玉凉轻笑。

    门外,几个侍女听到书房里一人一猫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面面相觑,都在暗自担忧自家公子养猫养出病来。

    午后,程澹陪张玉凉用过午饭,被他抱着来到廊下透气。

    此时已近深秋,水上吹来的风冰凉湿润,虽还不至于冷得难以忍受,但对于还是幼猫的程澹而言仍然略显寒冷。

    好在张玉凉将他严严实实地拢在怀中,宽大的袖子一盖,再大的风也被阻隔在外,这才没吹出问题。

    日光消退,天地间酝酿着淡淡的雨意,忽而一声惊雷炸响,绵密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程澹被雷声吓得浑身的毛一炸,又在张玉凉温柔的抚摸中慢慢平复心情。

    挣扎着从张玉凉的衣袖间探出头,他看向廊外朦胧的雨幕,雨声喧嚣下盖着天地失声的极静,一时间令他的耳里、心里也只回响着空灵的嘀嗒声。

    如果没有人打扰,这一人一猫一同欣赏雨景的场景必然如画一般。偏偏这个时候,一阵煞风景的脚步声从长廊另一端传来。

    张玉凉不悦回头,见脚步声的制造者是一位穿着灰色布衣的老者,连忙敛起失礼的神色,将程澹揣进袖子里后敛衽起身,在老者走近时拱手作揖。

    “先生。”

    冷不防被塞进袖子的程澹正疑惑着,听到张玉凉这声轻唤立刻明白了,安安静静把自己蜷成一团,不做出一点动静。

    张玉凉是偷偷在养他,避过了府上绝大多数人,自然也不能让自己的先生——即老师——发现他。

    老者姓王名岳,号清溪居士,是世间仅有的数名大儒之一。张玉凉自幼受他教导,视他如师如父,极为敬仰他。

    老先生为人宽厚洒脱,从不拘泥于礼法规矩,也不许门人弟子过分讲礼,是以张玉凉早已习惯他的突然到访,并不惊讶。

    年过半百的老先生高冠博带,衣饰简朴,虽年逾花甲,却有一种山岳之高、瀚海之深的气质,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世间所有虚实。

    王老先生坦然受了张玉凉一礼,抚须笑道:“子瑜闭门读书已有月余,可有收获?”

    子瑜是张玉凉的字。瑜有美玉之意,是王老先生为他所取,寄托着望他君子如玉,温润端方的希冀。因他未行冠礼,是而他的字只在师长和几个亲近的好友之间流传。

    “回先生,所得不多。”张玉凉谦逊答道。

    王老先生摆摆手:“不必与为师客气,你只说都得了什么感悟。”

    “是。”

    张玉凉颔首,稍作思索便将自己这几日读书所得娓娓道来,虽然只说了个大概,也只有寥寥数句,但胜在精妙高深,引得老先生连连点头,赞赏不已。

    做学问,横向求博大,纵向求精深。以张玉凉的年纪,无论做到上述哪一点都颇为难得,老先生自然不吝啬肯定。

    “不错。”等他说完,老先生夸奖道:“与乡试时相比,子瑜的学问大有长进,尤以《尚书》感悟最多。”

    说完,他忽然又话锋一转:“不过单凭这点进益,想要取得会试头名是不可能的。雍朝进士科主要考试策、帖经、杂文三项,《尚书》虽属帖经内容,然考得少而深,子瑜不必在《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