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宠妻(第2/4页)  九叔万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气,好在,程元璟轻轻地、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好。”

    程老侯爷如释重负,脸上立刻绽出笑来,可比刚才听程瑜瑾说话开心多了“这就再好不过。”

    程瑜瑾若有所思,冷不防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大姑娘。”

    程瑜瑾下意识地站起身“孙女在。”

    “直接送字上去太散漫了,而且落在别人眼里,恐会留猖狂之嫌,对九郎不利。大姑娘,听你祖母说你绣工极好,你可愿意替九郎将这幅字绣出来”

    程瑜瑾愣了片刻,立马反应过来“能为祖父分忧,乃孙女之幸。”

    程瑜瑾明白程老侯爷的意思了,给皇帝祝寿,直接送字太过张扬,能不能递到皇帝眼前不说,但是同朝官员必然是得罪了。但如果换成绣屏,那就不一样了,大件更能引得皇帝注意不说,摆在那里也能时刻让皇帝看到上面的字,连带着便让皇帝能时刻想到宜春侯府。这不比直接写字讨巧

    给皇帝送千秋礼这么大的事,按理绝没有女眷插手的份。给皇帝贺寿不可能只有一件屏风,当然还要搭配其他的东西,只不过主次有别,主推其中一两样而已。程老侯爷如果真打算送屏风,大可让程元璟写好祝寿辞,然后让外面最好的绣娘绣,委实没必要让程瑜瑾冒这个风险。程瑜瑾虽然是未出阁的女子,但是给圣上送礼,倒不必避讳男女,反而要担心绣毁了的风险。

    程瑜瑾无比清晰地意识到,程老侯爷这是在抬举她。程瑜瑾自己清楚她可以比外面的绣娘绣更好,但程老侯爷不知道,他本来没必要冒这样的险。

    程瑜瑾立即站起来谢老侯爷,而程老侯爷却在试探地看程元璟。

    他提出这样的想法,根源是想帮太子。圣上明知道太子就在京城却不能见,想来心中极为悲痛,趁着千秋节这么好的掩饰,程老侯爷让太子写一副祝寿辞,以宜春侯府的名义递上去。等圣上看到牵挂多年的儿子为他贺寿,他心中多少能慰藉些吧。

    而程老侯爷又不敢直接送太子的字,虽然太子“失踪”已经十多年,但保不准有心人还记得,如果被杨首辅发现端倪,那就糟糕了。所以程老侯爷想来想去,只能折个中,太子的祝寿辞依然写,只不过不是以卷轴,而是以绣屏的方式送。

    这是程老侯爷第二个私心,他本来打算请外面最好的绣娘连夜绣的,可是前两天恰巧听到程瑜瑾被人退婚了。女子被退婚,再好的人材也无法挽回,程瑜瑾恐怕再难说到好人家了。程老侯爷便想让程瑜瑾来执针,他的想法是让程瑜瑾担个名,实际还是绣娘动手。程家不会明面上说这是谁的针法,但是只要这件绣屏被皇帝看重,自然而然的,程瑜瑾的身价就高了。

    说不定,还有机会嫁个好夫郎。

    这个法子对太子、程瑜瑾都好,程老侯爷想为太子铺路,又想搭太子的风拉自己孙女一把。

    就看太子殿下愿不愿意了。

    程瑜瑾向程老侯爷谢恩,不明白为什么空气寂静下来。她不明所以地看向程元璟,程元璟一转头,就撞入那双疑惑又漂亮的眼睛中。

    心仿佛被一根羽毛挠了挠,程元璟不期然想起程瑜瑾的处境。因为自小被过继,她懂事非常快,几乎是下意识地察言观色,无时无刻不在讨当权者的欢心。

    其实,她活的很不容易。

    程元璟收回眼神,一副不在意的口吻“好,就按侯爷说的办。”

    程老侯爷大喜过望,他高兴了一段时间,才想起来嘱咐程瑜瑾“既然九郎同意了,那这几日你勤勉些,多去看你九叔写字,然后拿回去细细临摹。绣的时候如果有一针拿不准,那就去问你九叔。总之多看多问,明白吗”

    程瑜瑾乖巧应下“是。”

    程老侯爷又和他们说了很久,这时候下人在外面通传“侯爷,老夫人说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