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惧内(第2/4页)  当皇后失去记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英儒满月就被册封为太子,对于鸿蒙殿禁军和端华门守卫的调查却陷入了僵局。自他登基,禁军大半掌握在‘南派’官员的手里,根系攀杂,牵根扯藤,要查起来简直是举步维艰。

    更何况他是新帝,一手创立‘南派’,一心辅佐他的太傅南安望已经过世了,他的身边没有可用的心腹肱臣,他是九五之尊,却又是那般的孤立无援。

    纵然满朝皆寂寂,无人对此事置一言,可‘南派’在沉默间已向他表态了:此事可到此为止,死一个燕夫人足够了。

    可江璃偏偏不放手。

    他的执拗由心魔而生,与日俱增的坚固,甚至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

    特别是景怡离京,宁娆与他的相敬如宾,她变得越来越识大体,甚至劝他:“景桓不必为了我跟‘南派’再起冲突,这件事的源头本就是我行为欠妥。”

    她说这话时眼神温默沉静,再也不见了过去面对他时的清澈炙热。

    可是敏感的江璃却读出了另一番意味:她其实一直不曾释怀,他赶走了稳婆,将要临产的她扔在宫里独自去景陵,这一切恰又发生在他们因景怡而起龃龉的时候,她是不是觉得那个想要置她于死地的人其实就是她的枕边人。

    她劝他不要追查,其实是已在心里认定了真相,认为没有追查的必要了……

    一定是这样,不然为何她看向他的眼神是那般的沉寂、落寞?

    仿佛一把利刃插入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痛不可扼,他倏然挥袖扫落了龙案上的奏折,黄锦封的本子七零八落了一地,他凝着宁娆一字一句道:“我一定要查,一定要把罪魁祸首揪出来。”

    我一定会把证据和主犯都带到你的面前,让你知道并不是我……

    我……怎么会想让你死?怎么可能?!我……如何舍得……

    江璃深吸了一口气,放柔缓了声音道:“对不起,阿娆,我不是想对着你发脾气。”

    宁娆冲他轻挑了挑唇角,浮掠起一抹极浅淡的笑,弯身将被他扫落的奏折一本一本捡起来。

    ……

    朝中的局势越发恶劣,江璃始终寸土不让,哪怕刑部、大理寺的查证始终一无所获……

    君臣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是在七月十五的议事殿听政。

    江璃自登基后拟定了关于税负新政,涉其中的六部朝臣都应出席禀奏,可偏偏那一日大半朝臣告假,偌大的议事殿只稀稀落落地跪了些无关紧要的人。

    九层御阶之上,江璃的手攥紧,青筋绷起,骨节被撑的森白。

    朝会过后,安北王留了下来。

    王叔年事已高,总还有几分体面,不免对着天子谆谆劝道:“臣知陛下怜惜皇后,可若要为了一个妇人而与群臣为敌,那与当年先帝偏宠滟妃、祸乱超纲又有何区别?况且……这案子查下去也不会有结果,陛下就能肯定刑部、大理寺负责查此案的官员就是和您一条心吗?”

    御座上的江璃缄默不语,紧攥起来的手缓缓松开。

    那日他将自己关在宣室殿里整整六个时辰,不吃不喝,紧闭殿门。

    崔阮浩怕出事,命人去将宁娆请了过来。

    宁娆进去时江璃正坐在南窗下的地上,纁裳墨缎铺陈了一地,腿蜷起,手搭在膝上,隐没在一片黑暗里。

    他听到响声甚至没有抬头来看一眼,只低着头,仿佛在出神。

    宁娆从案台上摸出打火石,陆续点了几根蜡烛。

    昏黄的光亮透出来,在地上勾勒出江璃沉默的影子。

    “我不是一个自幼长在长安的太子。”江璃突然说话了,可他没有抬头看宁娆,只凝着地面,仿佛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我六岁被赶出长安,十六岁才回来,偌大的帝都,没有一点根基。太傅死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