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2章 万岁(第1/5页)  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瑞是卫报的首席外探,外探也就是报社杂志派往外面的记者,而唐瑞不单单只是一名普通外探,他还是一名王牌外探,是一名战地外探。在渤海战争期间,唐瑞就在关外一呆就是三年,无数次亲历最前线,发回无数的最新消息,记录描写了诸多可歌可叹的秦军英勇将士的英勇表现。

    这一次,真龙元年元旦大阅兵,可以说是秦藩建军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又时值东北大捷,以及与长安朝廷和议之后,秦军东北后患解决,对外与朝廷又暂时得以休兵,这对秦藩来说是一个极其值得高兴的时候。同样,也是一次展示军威的时刻。

    做为卫报最王牌的外探,唐瑞这次接到报社总编交付的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到承天门广场去观看这次盛大的阅兵式,同时,现场报道这次比赛。因为承天门广场地方有限,承天门广场只容纳四十万百姓。而这次各地前来秦藩的百姓加上燕京本地的百姓,已经突破两百万大关,若加上附近集结的驻军,差不多有三百万人。如此巨量的人数,让人感叹。

    卫报的总编也如许多燕京的商人一样,早早就感受到了这一次的巨大机遇。节日和庆典,总离不开欢庆,欢庆总不离开购物。节日里,总是百姓花销最大的日子。就如同普通的农民,就算平日里再苦再累,可过年总得买点新衣,割几斤肉一样。这次元旦、元宵还有阅兵式以及大庆典连在一起过。又恰逢东北大捷以及与朝廷的和议,战争的乌云散去。百姓们普天同乐,大家高兴了,也意味着一次巨大的消费狂潮的到来。

    商人们早在年前一个月就已经开始大量的购置货物,准备新年期间大赚一笔了。

    卫报卖的是报纸,大量人涌入燕京,卫报一样会销量大增。不过卫报总编唐林可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这是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把卫报打造成一份超级报纸,一份覆盖整个秦藩的顶级大报的机会。

    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唐林与报社中的编辑们商议了许久。最后他们拿出了一个方案,就是派出王牌外探唐瑞,也就是主编唐林的长公子亲自去承天门,然后以他的才气,在现场将观看到的阅兵盛况第一时间边看边写发回到报社。然后报社用最快的时间出号外,增刊,发给涌在内、外城和卫城里和燕京附近诸城的那两三百万人。

    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边看边报,这是创新,也是冒险。但唐林认为可行。正因为前人没有做过,就越有成功的可能,第一个吃螃蟹的,往往也是第一个成功的。报纸这东西以前不就是没有过吗,可看看现在。报纸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极大利润的巨大产业,并且拉动着广告、印刷、造纸。甚至是邮递业的迅猛发展。每次这个产业链,不知道要为秦藩增加多少税收,让户部尚书李让高兴多久。

    为了这次的计划成功,卫报也早做好了周全的准备。唐林带着一个三十六人组成的报道团进入承天门广场。然后卫报还派出了足足三百人组成的消息传递组,在报道组和报社和印刷厂之间来回第一时间传递消息。另外印刷厂也是把所有的工人们都集合了起来,并且招募了一大批临时工,所有人的工钱都翻了三倍,并且承诺表现好还有高额奖金。此外,报社更是招募了大量的报童,送报员,只要号外一印刷出来,就会马上售卖,以保证承天门广场上的阅兵式能最快的让在承天门以外的百姓通过报纸看到。

    一切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五十多岁的唐林坐在主编室里,不停的磨着墨,以使自己能平复下紧张的心情。能不让能卫国一炮打响,一跃从一直以来的军事类中型报纸,成为一类大报,甚至是顶级大报,就看这一次了。

    承天门广场上,承天门楼下的观看席上东侧,有一块不小的地方是专门安排给媒体报社外探们的地方。如今的秦藩媒体发达,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无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