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7章 节度都使(第3/4页)  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尉、江淮盐铁转运使,晋渤海郡王。

    同日,下旨加封镇海节度使周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徒、天下租庸副使。晋封汝南郡王。

    当日,天子又下旨,加东北、河北道元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李璟太傅兼加太尉,并加侍中,河北、东北盐铁转运使、营田支度大使、河北、东道道租庸大使,并加淄青镇、登莱镇、恒清镇、建安镇、辽西镇、抚顺镇、卢龙镇、义武镇、成德镇、魏博镇、义昌镇、大同镇十二镇节度都使,持节节度十二镇军事兵马。

    为了能让李璟出兵,朝廷现在已经算是一再破例。

    李璟原本担任三师之太傅,现在同时给他加三公之太尉。三师三公这样的职务,虽说是正一品的虚职,但却无比荣耀。大唐开国以来,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加太尉兼领司徒,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而除此外,李璟任同平章事这个使相荣衔外,原本还担任着中书令,这次又加领侍中。

    这些都是一再破例,可见朝廷现在对于李璟的忌惮。

    河北、东北两道元帅之位外,朝廷见李璟兵马迟迟没有出动,心急担忧之下的李儇,更是亲自在延英殿上提出授李璟节度都使,节度十二镇兵马。

    如果说授李璟元帅职,这还不算太过份,毕竟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都曾担任过元帅这样的职务。

    但是节度都使这个职位,可就不简单了。

    安史乱后,玄宗发诏令,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把全国划分为四大作战军区,各以亲王为节度都使,担任战区最高军政长官。即: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区,以李亨兼任节度都使;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区,以永王李磷为节度都使;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节度区,以盛王李琦为节度都使;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区,以丰王珙为节度都使。

    天下兵马大元帅其下便是四位节度都使,在四个节度都使之下,才是各道的元帅、副元帅,最后才是各镇的节度使。

    当时天下的节度使稍少。每个节度都使统领的节度区内一般都是四到五镇。

    而现在,天下有超过五十镇,天子将河北、东北以及河南、河东一部份共十二个藩镇划为一个节度区,以李璟为节度都使。

    李璟一下子掌握了超过天下五分之一,相当于天下四分之一的兵马大权。

    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但这样足够震惊天下了。

    大唐天国以来,这个命令,足以让李璟堪与李靖、李绩、李晟、郭子仪、李光弼相提并论了。

    若不是封一字王不能如节度都使、元帅这样战后取消,李儇都已经准备给李璟封一字王了。

    他面对的压力太大了,李璟和高骈手里的兵马。任何一人投入战场,都能马上对战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就是如此,朝廷明明有这么多的军队,还处于叛军后方,可却不能用。可知李儇这个年青皇帝心中的压力了。

    既然已经加了李璟两道元帅,现在皇帝也不在乎再给李璟加个节度都使了。只要能换取李璟出兵。哪怕只是先派出一部份兵马,也能立即打消其它各镇的怀疑和担心,起到鼓舞天下士气,打击叛军气焰的重要作用。

    李璟在这个时候的按兵不动,让李儇和卢携这些人是吃不香睡不着,生怕一觉醒来就听到李璟反了的消息。

    现在天子心里已经不敢奢求李璟马上率大军入关平乱了,他现在希望的是李璟马上表个态。声明他依然忠于朝廷,坚持会镇压叛乱。

    就在朝廷快要崩溃绝望之时,李璟终于回复前往宣旨的使者,会立即先抽调一部份兵马参与平叛。

    就在这个消息快马五天传回长安之后三天,长安便收到了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