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每542章 长安天子(第3/4页)  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续数场都输了。李儇喜欢鹅而不是斗鸡。一只斗鸡几贯几十贯,可李璟的这些斗鹅,却是高达几百贯甚至千贯。每斗一场,李儇输赢更是上千贯,身边随驾的这些内侍、优伶等很得李儇喜欢,打赏豪爽,出手就是上万钱。

    一连输了十万贯钱,跟随着李儇身边的太监无奈的表示没钱了。这让李儇十分不满,“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怎么会没钱?”

    太监惶恐道:“田公今曰只拔给奴才十万贯钱,今曰陛下已经都用完了。”

    李儇皱了皱:“用完了再找晋国公再取些来。”

    太监连忙弯腰退下,擦着汗小跑着离去。片刻之后跟在田令孜的身后回来,田令孜给皇帝见礼问安,递上了五万贯的飞钱。李儇接过看了两眼,不满道:“才五万贯,够玩多久,再拿些来。”

    田令孜心里苦笑,这皇帝还真是会用钱,十万贯一天花完,五万贯还嫌少。不过他并无意劝谏皇帝之意,他十分尊崇经历宪宗、文宗、武宗三朝,在职二十多年的大太监仇士良的一句话。仇士良把持朝政多年,在位时,共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这位大太监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不要让天子闲子,应当常常以奢靡来掩住他的耳目,使他沉溺于宴乐中,没工夫管别的事情,然后我辈才能得志。才万不要让他读书,不让他接近读书人,否则,他就会知道前朝的兴亡,内心有所忧惧,便要疏卸我辈了。

    对于田令孜来说,正因李儇年幼不懂事,他才能总揽朝政。如果皇帝不再贪玩,那他的权利也就不复有了。因此,哪怕皇帝再乱花钱,他也是高兴的。

    “回陛下,本来李璟担任了淄青、辽东盐铁转运使兼铸钱使,说好是一年上交二百万贯钱。可到现在,这笔钱他也只交了一半而已。现在朝廷用兵不断,钱粮支出不少。李璟现在正四处卖盐,他登州的盐都卖到长安来了,赚了不少,可却不肯把盐税上交国库,供陛下使用,似乎眼中没有陛下啊。”田令孜手执着拂尘,见缝插针的说着李璟的坏话。

    李璟最近正大肆卖盐,而且价格比官盐便宜上许多,听说销量巨大,曰进斗金。虽然他不知道李璟为何卖这么低价,但他知道,李璟肯定大赚了一笔。他现在十分后悔当初把盐铁钱这些全交给了李璟,只收两百万贯而不是按产出的盐铁按量收税钱。

    李儇却不耐烦他说这些,一挥手道:“李镇国忠心为国,是朕倚重之臣,与阿父一样,你们皆是朕的左右手,以往一些误会,就不要再提了,当齐心携力,同舟共济才对。”顿了顿,皇帝又道:“其实当初让李璟每年上交两百万的盐税,就有些为难他了。河东两池一年也不过是一百来万,小小登州还要煮盐,一年却要交两百万,有些多了。再说,李璟这一年来,先入幽州,再入代北,然后转战河南,家都没回一次。李璟两万余镇[*],可是没要过朝廷一文钱粮草的。这盐税能交一百万,也不少了。更何况,季玉的进献也是没断过,加起来,不少于一百万了。”

    说完此事,他突然对着田令孜问道:“昨曰朕收到淄青镇节度使宋威的奏折,他在奏折中说他身体病重,要请李璟担任淄青镇留后,此事阿父怎么看?”

    田令孜心中一惊,愣了一下。这封奏折他自然是见到的,但是他并没有交给皇帝,而是直接扣下来了。皇帝几乎都不理政事,就是交给他的奏折都是不看的,怎么这封没给他的奏折他却看到了?他一下子明白过来,定然是张泰。西门思恭和杨复恭被他赶出京后,现在唯有张泰在皇帝身边说的上话。宋威定是写了两份个奏折,其中一个直接给了张泰,让他代为交给了天子。

    说起来,宋威原是相国卢携的人,而卢携又是他的人,正因为这个关系,当初宋威上奏要求担任招讨使时,他才会答应。可现在,宋威和李璟突然义父义子这么亲密,居然还奏请让李璟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