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李横冲(第2/3页)  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征敢战。历次征战中,李嗣源常常率领最精锐的骑兵,强行冲破敌阵,世人皆传“李横冲”,以骁勇名振当时,他曾于青山口击败后梁名将葛从周,在幽州大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借黄河封冻之机奇袭兖州,而结束梁晋四十年争雄,最后攻入汴州,灭亡后梁者,正是李嗣源的部队。可以说,在后唐百战建国的过程中,李嗣源居功至伟。

    而且李嗣源是一个难得的朴实忠厚、忠诚正直的人。不过在五代的浪潮之下,就算是李嗣源这样忠厚之人,最后也不得不在后来的时势大潮推动之下,被逼成了叛军首领,又不得不一步步走下去,逼死的庄宗李存勖,成为后唐明宗。

    拿下了直谷关,竟然漏掉了这样的一条大鱼,李瓃不免觉得有些遗憾。如今的李嗣源,还仅仅只是李克用新收的义子,可李瓃却知道,这人在晋军之中,绝对属于五虎上将的级别,更何况,这还是坐了后唐七年龙椅的明宗皇帝。

    正是此战,沙陀人那悍不畏死的彪悍让李瓃不得不考虑一个事实,那就是真打起来,如果没有数量优势,镇东军眼下其实还不如沙陀军。强打,必然得付出极大的损伤。

    “兴绪,你说我们此次入晋的目的是什么?”李瓃问。

    入晋当然是应旨平叛,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李振心里对于李瓃的评价,这个主上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可其实,他虽然年青,却极具战略眼光,他的很多动作,其余都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入晋,不仅仅是因为皇帝的旨意。虽然李瓃表面上对皇帝相当的忠诚,但李振却早看出,这只是因为眼下对皇帝保持忠诚是对镇东军最有利的作法罢了。如果不是这样,李瓃是绝不会如此顺从皇帝旨意的,从本意里,他就看不到李瓃那种骨子里的那种真正的对皇帝的忠诚。

    入晋平乱,为的是什么?

    李振想来想去,觉得是为名声,声望。眼下李瓃虽然说得天子看重,可毕竟实力不强,连一个节度使都不是,现在只是一个防御使,上面还有都防御使,观察使、节度使。

    特别是李瓃如今得罪了大宦官田令孜,李瓃要与他对抗,是完全处于下风的。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那便是增强自己的实力。这实力不但包括兵马钱粮地盘,还同样包括名望声势。

    李瓃不是世族豪门出身,虽然做了崔芸卿,于琸的门生,做了宋威的义子,可这方面还是不足。这样一来,李瓃只能靠打仗,来提高自己的名望声势。李瓃能有今天,也正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沙陀人的叛乱,一开始便势不可挡,朝廷接连换帅都遏制不了。

    如果这时李瓃能击败沙陀人,那么李瓃和镇东军的威望便将真正的名传天下。那个时候,就算田令孜这样的大宦官,也不得不顾忌良多了。

    李振将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的说了出来。

    “既然是要借平叛,来壮我镇东军声威,可这不是更应当出击吗?”郭承安一时有些没转过弯来。

    李瓃微微一笑,并没有将自己的所有想法说出来。

    打仗,也有几种打法的。眼下朝廷七镇平乱兵马中,李瓃只是一路偏师,虽然担任东面行营都统之职,但地位是远不如郑从谠的,甚至连于琸和李钧也大不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李瓃真的卖命的一路打过去,最后和留守代北的沙陀人拼命,就算收复了代北,其实功劳也不大。

    这场平叛,最关健的不是收复代北,而是击败李克用和李国昌。

    李瓃的目标是李克用父子,现在,他不打算在这里无谓的消耗力量。更何况,如果他在这边把李克用的后院真的给立即占了,自己白白消耗了实力,反很有可能让中路的郑从谠等兵马捡了便宜。

    “攻下直谷关,弟兄们也累了。先暂时的休整一下,另外,就地收集军粮。对了,按先前的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