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5章 老师出山,七镇汇聚!(第2/3页)  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往大同平叛。”

    在晚唐此时,朝廷以往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便只有大将高骈了。可惜现在南诏进攻西川,朝廷刚把这位国之地干城从忠武军调往了西川,甚至因此导致了黄巢王仙芝这些草贼盐贩们,在义成、天军军的地盘上做乱。

    除了高骈,以往朝廷最厉害的打手也就是沙陀人了。可是现在沙陀人造反了,朝廷顿时有点无兵能战,无将可用的窘境。想来想去,到是新崛起的李璟和镇东军表现不凡。田令孜也正是因为听到有人提起李璟,当初才向皇帝要求让李璟南北两面出兵。本来田令孜以为李璟可能不会出兵,或者只会象征的派个千八百兵。

    那么他就有办法对付李璟了,如果李璟不出兵那是抗旨,那时天子岂还会老念着这个家伙。而如果李璟只出一点兵马,他同样可以借此对付李璟。而如果李璟真的两面出兵了,那正好可以看到李璟和沙陀兵相互撕杀。借沙陀人对付李璟,如果镇东军没了,李璟就什么也不是了。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璟不但出兵了,还全力出兵了。可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如他想象中的发展。李璟还没到河东呢,就已经先在幽州搅风搅雨,跟卢龙军干起来了。本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打了半天,他白在一边为卢龙军加油了,卢龙军丝毫没有表现出一支老牌藩镇的强势来,反被李璟给玩的团团转,打的晕头转向。一个十万人的强蕃,居然分成了两边,相互的乱战,那卢龙军的新留后,反倒是成了李璟的附庸。

    李璟这个东面行营都统,迟迟不入河东,反在幽州搞的风声水起,这让田令孜很不是滋味。

    郑从谠一接任招讨使,立即就上奏,让天子下旨,催李璟入河东。李璟这支从登州调来的偏师,却能将幽州卢龙军打的找不着北,这让郑从谠大为惊讶。也越加因此认定,一定要把李璟调入河东,助他平叛。

    不过郑从谠也明白,朝廷的旨意对李璟来说,并不是那么管用的。因此,郑从谠在后面还加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将天德军的都防御使于琄,加为招讨行营副使,兼西面都统。于琄是李璟的老师,他郑从谠与李璟没有什么私交,那就让于琄来协调李璟。

    这回田令孜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反正他也一心盼着李璟入河东,好让沙陀人和镇东军相互撕杀呢。因此眼下,朝廷一共调集了河东、昭义、河阳、义成、忠武、镇东、天德七镇兵马对付李克用父子。郑从谠为招讨使,于琄为招讨副使兼西面行营都统,李钧为南面都统,李璟为东面行营都统。

    天德军,晚唐最弱小的一个藩镇,原本是朔方节度使辖下的丰州等地,后来朔方节度使分为天德、振武、灵盐、夏州四个方镇。最初曾名大安军,和天安军。早期一直为防范北方的重镇。但后来安史之乱后,回鹘一直没有对在大唐形成威胁。因此天德军的驻兵很少,到了晚唐时,天德军成为大唐最弱的一个方镇。

    所辖之地只有丰州、西受降城,天德军城,北城。

    而且在原朔方分割的四镇中,其余三镇都是节度使规格,唯独天德军,虽然私下也称主将为节帅,但实际上,天德军从来没有升格为节度使,他的级别,比防御使要高一些,是都防御使。天德军的兵马,只有几千人而已。

    不过李璟听到老师于琄任招讨副使一职还是很高兴的。

    “于公被任为招讨副使的同时,朝廷还将天德军升了一格,已经正式升为天德军节度使,于公现在也升为好天德军节度使。”周德威将自己听到的消息全说了出来。

    李璟也为老师升官高兴,于琄本来就是淄青节度使,后来降为登州司马,又升为天德军都防御使,眼下终于又成为了节度使,虽然只是最弱的一个藩镇,但这还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李克用父子在哪?”

    刘寻伸手在地图上一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