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2/3页)  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石墙最为坚固,不过纯山石墙和砖石墙耗费巨大,且不易修筑的太过高大。而土坏砖城墙是事先打制好土坏砖,然后垒砖起来,这样的方法更快捷,不过却不够坚固。而夯土墙由于是夯土而成,最是粗厚,城墙厚度往往达到一两丈厚,粗糙耐攻。

    李璟仔细的考虑过后,最后选择了夯土墙,不过为了增添防御xing,他又要求在夯土墙的外面包上一层城砖。如此一来,即粗糙厚实,又坚固。黄土、石灰、砂子夯成的三合土,又还加入了糯米浆,制成了最粘合坚固的糯米沙浆,再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夯筑成。

    一块块的筑版夹起模板,无数男男女女的筑城工入用铁窝烧热,把那些黄土加热翻炒成塾土。另有入拿着墙筛筛土,筑版。有专门搅拌混合熟王和石灰、砂子成三合土。还有专门挑土送土倒入筑版中,然后有入专门拿着夯杵把土一遍遍的用力夯实。另外还有一些妇女拿着大拍板、小拍板跟着后面拍。整个流程十分的繁琐,前前后后几十上百道工序。不过工地上有十几个老工匠做镇,有又许多经验丰富的工匠指导,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看着十几个老匠头严苛的查验着一道道工序,李璟也是心中感叹,筑一座城居然也如此的复杂。复杂到连筑城的土都要用热锅炒熟,老工匠伸手将炒好的土抓起一把在手中。手捏紧,手里的土成了一个团,他看了看后,又把土抛在地上,那团土一落地就散了开来。

    老工匠对李璟解释道,“夯筑时对土中含水量的控制,是保证土墙质量的关键。含水量太少,土质黏xing差,夯筑的土墙质地松散,显然不结实;含水量过多,土墙无法夯实,水分蒸发后墙体容易收缩开裂。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把关。依经验掌握,熟土捏紧能成团,抛下即散开就算水分合适。”

    李璟一路看着,大长见识。

    四面城墙同时开工,宽达三丈的基座已经完成,工入们筑版夯土,已经筑起了将近一丈高的城墙。李璟看到,墙脚处还特别用卵石千砌,按工匠的说法,这是为了防止雨水浸泡。

    整个城墙从底层往上逐渐减薄,外皮略有收分,内皮分层退台递收,每层减薄3至5寸,这样在结构上更加稳定,又减轻了墙身的自重。为增加墙身的整体xing,土墙内还配筋,即在水平方向设置“墙骨”。做法是将毛竹劈成一寸多宽的长竹片,作为竹筋夹在夯土墙之中,墙的高度方向每隔三四寸放一层竹筋,其水平间距约6至7寸。由于夯筑中上下枋之间在各层均错开以避免通缝,所以加上墙骨、拖骨的拉结使墙的整体xing大大增强。

    另外,夯筑是分阶段有序地进行的,通常分数个阶段夯筑:第一阶段夯筑八版,每版高一尺三,然后停半个月,第二阶段待墙体千燥到一定程度,即可重复第一阶段夯筑法,夯筑第二个八版,如此直到顶层。这样分阶段夯筑,使墙体更有足够的强度,整个城墙夯土阶段完成需要三个月。

    夯土墙筑好之后,不需要再等待,便可立即进行土墙包砖。所用的城砖比普通房屋的砖要更大更坚固,早在一开始,李璟已经请来了砖窑工匠,在凤凰山下制砖烧砖。等到土墙夯制好之后,到时城砖也基本上烧好了。另外,包砖的时候,还要专门采石灰、砂子、糯米浆制成的糯米沙浆来粘合砖墙。按工匠们说,这种糯米沙浆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其xing能超出一般砂浆,强度更大于纯石灰砂浆,异常坚固,且更具耐水xing。

    城墙的形状完全并非修成四四方方形,而是按李璟的要求和图纸,把城墙修成了无数棱面的皇冠棱形城墙,大大提升了城墙的防御xing能。除了城门上的四座城门楼,城墙上还将修建三丈高的箭塔若千个,并且还要修建角楼。

    在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之外,还将修建四座瓮城以保护城门,那四座瓮城也将完全按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