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四十六章 好印象(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统这一条。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旧年前,阿连德这么做,一是为了取得民众的信任,二是不让民众认为他不是废除家族世袭制的民主斗士、仅仅是取代了统治叙利亚数十年的阿萨得家族。但是从凶年发生的事情来看,阿连德确实没有谋求第三届任期的想法,也不打算让贝蒂亚承认叙利亚的女总统。

    闹到最后,因为大马士革、霍姆斯、拉塔基亚等大成市的开明选民支持贝蒂亚、偏远的区的保守民众则支持阿连德连任。导致叙利亚面临分裂威胁,所以阿连德不得不放弃退休的想法,答应行表叙利亚振兴党第三次竞选总统。当然,在此之前。他得以总统身份签署由国民议会提交的宪法修正案。

    从力旧年到獭打手 年。阿连德已经在总统府住了丑年。

    在裴承毅登门拜访的时候,再过几个天,这位叙利亚的传奇统治者就力周岁了。

    看上去,阿连德不像是快刃岁的老人,

    阿连德仔细阅读战争计发打手 的时候,刘晓宾时不时朝裴承毅看上几眼,似乎暗中替裴承毅捏了把汗。

    作为军人出身的总统,阿连德的军事素质并不差。

    也许裴承毅并不清楚,可是刘晓宾不可能不清楚。

    力碧年的叙以战争能够迅速结束,除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等因素之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阿连德身上。准确的说。如果不是阿连德接受了共和国的提议。在没有打赢的情况下与以色列进行停战谈判,战争肯定不会迅速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讲。阿连德当时的决定也拯救了共和国。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消息,让阿连德做出觉得的正是他对战局的准确判断。

    要知道。在当时几乎没人支持停战该判,就连阿连德的妻子都反对与以色列谈判。坚持主张与以色列决战。贝蒂亚等人坚决主战的原因很简单:以色列签署了《伦敦条约》,等于变相承认不在任何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法对叙利亚构成战略威胁,不管战争打成什么样子,以色列都不可能消灭叙利亚;作为发达国家,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纵深。战争规模扩大之后,受到的影响比叙利亚大得多;也就是说,战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首先求饶的肯定不是叙利亚。

    从某种意义上讲,贝蒂亚等人的认识没有错。

    问题是。贝蒂亚等人不是军人,也就没有考虑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那划,是。叙利亚反攻以色列、或者说假如有一天叙利亚掌握了主动权,发起战略反攻的时候,美国会坐视不管吗?

    作为军人,阿连德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正是如此。在战争还没有发展到对叙利亚极端不利、也就是叙利亚的国防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前,阿连德非常理智的选择了谈判。

    更重要的是,阿连德充分利用了国内反对派。

    因为当时与叙利亚当局秘密接触的就是军情局,而李存勋为了锻炼刘晓宾主持大局的能力,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所以刘晓宾非常清楚当时的情况。在共和国提出叙利亚应该尽快与以色列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阿连德就以受到众多反对为由,希望共和国能够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承诺,其中就包括军事援助后来共和国破例将皿引、昭口、曰、小口等先进武器装备出售给准盟国,就与当时的承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按照正常的军火出口原则,叙利亚最多只能得到刃年初的武器装备,而不是具有力年代末水准的武器装备。由此可见,阿连德不但是个军人,还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不管怎么说,发动军事政变前,阿连德的主要身份是阿萨得总统的卫队司令,在阿萨的总统身边工作了近刀年今年头。对政治并不陌生。

    对叙利亚来说,阿连德绝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优秀总统。

    对裴承毅来说,阿连德则是一个不会被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