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一章 最后一线希望(第1/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军摆开架势,没有引起印度当局的重视。反而受到了牡比汐高度关注。

    在美国军政界要员看来,裴承毅出动共和国三大王牌军之一的飞军攻打博帕尔,印度基本上没救了。杜奇威不但没有放弃希望,还鼓动总统尽快让第三批运送军火物资的船队前往印度,与他在博帕尔的安排有很夫关系。

    说到底,杜弃威对印度还抱有一丝希望。

    不是印度战胜中国的希望,而是让中国在印度付出更夫代价的希望。

    战争打到此时,杜奇威吃了不少亏。也总结了很多经验。虽然不是印军指挥官,但是作为印军的最高军事顾问,在与裴承毅的比赛中,杜奇威一直落后半步。最初的时候。杜奇威还不大服气,一直想超过裴承毅,猜出裴承毅的战役意图。碰壁几次后,杜奇威认清了现实,改变了思维方式。既然不能超越,只能跟着前进,想方设法拖住裴承毅的步伐,让裴承毅为达到目的付出更大的代价。

    选对了方法,杜奇威也找回了自信。

    因为印度高层过分关心新德里。所以对博帕尔的关注严重不足。利用这个机会,杜奇威将博帕尔当成了新战术思想的试验场。

    为了守住博帕尔,杜奇威做了三件事。一是警告印度当局。引起鲁拉贾帕尼与古吉拉德的重视,为博帕尔争取到了更多援兵。二是派遣军事顾问前往博帕尔,协助印军修建防御阵地,加强博帕尔的防御强度。三是利用五角大楼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把一批不怕死的记者送往博帕尔,进行现场报道。

    这三件事,充分反映出杜奇威的能力。

    按照鲁拉贾帕尼的授意,古吉拉德专门安排了联络军官,由联络军官负责与美国军事顾问沟通,并且向博帕尔方向上的印军下达作战命令。也就是说,杜奇威可以通过驻印军事顾问直接指挥博帕尔的印军作战。似乎不太信任杜奇威,古吉拉德在执行鲁拉贾帕尼的命令时留了一手,只把博帕尔守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杜奇威,增援博帕尔的印军仍然由印度陆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虽然与想要得到的有所差距。但是杜奇威也应该知足了。

    作为美国国防部长,就算杜奇威是唯一在战场上与裂承毅交过手。而且没有完全战败的将军,他也是美国军人,不是印度军人。如果考虑到杜奇威的政治身份,鲁拉贾帕尼能让部分印军听从他的调度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修建防御阵地的工作更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能否守住博帕尔的关键。

    杜奇威从来没有高估印军的战斗力,如果印军有足够的战斗力,战争也不会打成这个样子。对于战斗力低下,特别是机动能力太差的部队来说,击败对手的最佳办法就是依靠坚固的防御阵地。修建防御阵地与部队的战斗力无关,只与人力有关。毫无疑问,印军不缺乏人力资源。

    实际上,最初的时候,杜奇威也不太明白应该怎么修防御阵地。

    这不能怪他,除了在半岛战场上遇到了强劲对手之外,美军打遍全球无敌手,就算在伊朗战争中遇到了麻烦,也没有败给伊朗军队,而是败给了伊朗人民。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美军一直信奉进攻。其主要战术也走进攻。虽然没人否认美军的防御能力,特别是美国陆军的防御能力,但是从总体上讲。美国陆军的防御能力建立在强大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上。如果拥有制空权,又拥有火力优势,任何部队都能打好防御战。换句话说。美军没有多少修建防御阵地的经验。甚至很多部队不知道该如何修建防御阵地。别的不说。半岛战争中。如果美军懂得如何修建防御阵地,2个陆战师肯定能够在赴战湖与长津湖多坚持几天,拖垮4军,为消灭盘路在五老的空降打手 时,美军也能打下五老,打通撤退线路,第2陆战师就不会在撤退无望的情况下向中国军队缴械投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