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契机(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刀军打得再出色,战斗力再强悍,官兵的体力也有限。不可能一直以处于最佳状态。只要战斗持续口卜时以上,刀军的致命问题就将暴露出来,即没有战役预备队。在所有作战部队都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凌云霄拿什么去歼灭印军第一集团军?

    不管是裴承毅,还是凌云霄。都知道用2个旅的兵力。很难在打手 时之后投入战斗。换句话说,到时候刀军不但没能吃掉印军南部军团。还将面临新的敌人。随着印军第二集团军参战。刀军的唯一选择就是退守吉申根杰。按照凌云霄的部署,到时候连西面的印军西部军团都没有吃掉。吉申根杰必然遭到两个方向上的围攻。而刀军的3个战斗旅都必须在此时进行体整。除非凌云霄用上军部的非战斗部队,不然只能让已经战斗了口个小时的官兵与印军拼命。肯定会伤亡惨重。

    显然,凌云霄的战术部署违月,炉军在吉申根杰的战斗目的。 裴承毅的部署,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仅用打手 个战斗旅牵制兵力雄厚的印军南部军团,集中2个旅的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吃掉相对较弱的印军西部兵团,从而确保刀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按照裴承毅的估计,投心个战斗旅之后,加上全面空中支援,以及部署在锡金的远程炮兵的火力支援,歼灭印军西部军团的战斗将在孙时内结束。到时候最多留下装甲突击旅提供个旅的预备队。如果弄得好,凌云霄甚至可以用休整后的战斗旅替换第甲突击旅,在吉申根杰南面继续与印军打装甲对攻战,从而最大限度的消耗印军的装甲力量。

    当然,裴承毅没有忽视调整部署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歼灭印军西部军团的战斗没能按时完成,刀军仍然缺乏预备队,仍然得与印军拼老命。

    收到凌云霄的战报后。裴承毅当机立断的调整了支援力量。

    在兵力不如敌人。又要迅速歼灭敌人的最佳手段就是加强火力打击。用强大的火力打击打垮对手的战斗意志。

    从旧点刃分开始,部署在东线战场上的战术航空兵全面出动。

    与以往一样,支援力量的战术指挥工作全部由袁晨皓负责。

    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出动后。陆航的低空打击部队也不甘示弱,毕竟发生在吉申根杰附近的战斗是陆军的战斗,陆航有义务为地面部队提供全面支援。

    最重要的还是及时为刀军提供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

    虽然前线的战斗打得很激烈。但是吉申根杰没有受到印军威胁。所以向吉申根杰运送作战物资的行动一刻都没有停顿。

    为了加快物资投送速度,刀军军部参谋在天亮前让工程兵开辟了2块空投场地。

    机场无法满足所有运输机的起降要求。只能让那些载着数十吨物资的夫型运输机以空投的方式投送作战物资。

    正是如此,到口点之前,刀军每小时就能获得大约!旺吨作战物资。

    口点过,空运量开始减少。

    原因很简单,需要运输机运送增援部队。

    在安排第一支增援部队的时候,裴承毅与袁晨皓再次出现分歧。

    按照裴承毅的想法,刀军的首要任务是守住吉申根杰。而且印军第三集团军还没有进入孟加拉国。随时有可能北上攻打吉申根杰,所以应该首先向吉申根杰运送一个擅长阵的防御战的机械化步兵旅,让凌云霄有底气在前面与印军打对攻战。袁晨皓却认为应该首先向吉申根杰运送一个擅长打进攻战的装甲突击旅或者装甲旅,加强刀军的突击力量,在吉申根杰南面缠住印军主力部队,同时让印军相信,吉申根杰的防御并未得到加强,只要歼灭了刀军,就能攻占吉申根杰,从而使印军第三集团军进入孟加拉国。

    权衡利弊之后,裴承毅再次采纳了袁晨皓的建议。

    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