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救场(第1/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川出问题的不止裴承毅,还有项铤辉。 没等袁晨皓离开讲台,项铤辉就朝裴承毅投来了求助的目光。

    归根结底,袁晨皓太年轻、欠缺经验,没搞清楚开这次会的目的。裴承毅丝毫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因为就在几年前,裴承毅在半岛战争爆发前替项铤辉做相关汇报时,也把问题说得非常严重,差点砸了场。幸亏当时主持大局的是赵润东。而且彭茂邦也赶了回来,两位老军人非常清楚战争的要点,没有被裴承毅的观点唬住。只是现在坐在台上的王元庆与颜靖宇都不是军人。对战争的了解远不如赵润东与彭茂邦。自然无法对军人提供的参考意见熟视无睹。

    看到元首准备开口,集承毅马上站了起来。

    王元庆朝裴承毅看了一眼,把说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示意裴承毅做补充介绍。

    “袁晨皓上校已经把问题说得非常清楚了。”裴承毅走上讲台,扫了参会人员一眼,说道,“不可否认,后勤保障是制约我军作战行动的最大问题,甚至可以说,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我军就能毫无悬念的战胜印军。问题很棘手。但不是没法解决。受基础建设投入、建设周期、战略迷惑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没有大规模修建基础交通设施。也没有大规模修建前沿军事基地。解决后勤保障问题,靠的不是硬基础,而是军队自身的进步。四只来,我军战争准备的首要工作就是降低对后勤保障的依赖程度。以海军为例,随着大型战舰全面采用混合动力,各种对速度要求不高的作战飞机全部电动化,仅燃料一项。每支航母战斗群每天就能节约大约三千吨的物资运送量。空军与陆军的情况也差不多,空军的大型飞机均以实现电动化。陆军的主要车辆、甚至炮兵也实现了电动化与电磁化。按照总参谋部的统计结果。军队对后勤保障的依赖程度比日本战争期间降低了大约五成。”

    说完这番话,王元庆等人的神色明显变化了许多。

    项铤辉更是非常激动。不断向裴承毅投去赞许目光时,还不时向袁晨皓膘上两眼,似乎在告诉袁晨皓,多向裴承毅学习。

    袁晨皓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显得有点内疚。

    “总体而言,我军物资消耗主要有三大类。”裴承毅对文秘参谋吩咐了几句,等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之后,他才说道,“一是战斗保障物资、二是生活保障物资、三是行动保障物资。战斗保障物资主要是各类弹荐。仅此一项就占到了物资总量的五成左右,因此很有必要重点介绍一下。”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亦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为了降低保障难度、减轻后勤负担,我军从半岛战争之后开始统一弹药标准,在日本战争期间初见成效,至今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标准化建设。

    裴承毅没有借助出现在屏幕上的数据。那些资料都在他的脑海里。”常规战争中消耗的弹药分成五大类,一是枪弹、二是炮弹、三是炸弹、四是导弹、五是鱼雷。

    “枪弹方面,以作战用途区别,总共有三大类与五种不同的口径,手枪两种口轻、步枪与班用机枪一种口径、通用机枪与重机枪两种口径。不管是陆军、陆战队、特种部队、乃至海军与空军,所有枪械都使用这五种口径的枪弹,比我们之前所使用的多达十四种口径的枪弹减少了许多,后勤保障压力也降低了许多。

    “炮弹与枪弹的情况比较类似,总共有五大类七种口径,榴弹发射器一种口径、迫击炮两种口径、榴弹炮一种丘径、坦克炮两种口径。机关炮两种口径。因为电磁炮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榴弹炮、舰炮与坦克炮。所以海军大口径舰炮的弹药已经与陆军榴弹炮通用,陆战队、装甲兵与空降兵则通用同样的坦克炮弹药。比较麻烦的是机关炮。因为海军提前装备电磁速射炮,所以暂时无法与陆军、空军统一标准。只是海军电磁速射炮的装备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