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九 暗流涌动 第十六章 迎难而上(第2/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同盟关系,我们会容忍吗?别说加拿大与墨西哥,哪怕是加勒比海的某个岛国,比如古巴投入中国怀抱。我们都会立即采取行动。我们会这么做,中国也会这么做。中国已经拥有与我们直接对抗的强大实力。缺少的,只是一斤。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藏南问题只是中印矛盾浮在水面上的部分,从根本上讲,中国与印度的矛盾是大国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大国与具有大国野心的国家之间的矛盾。中国要想超越我们,必须建立起从东北亚到南亚、甚至到中东的战略防御圈,为此中国已经在半岛战争中干掉了韩国、在日本战争中打垮了日本、在东南亚战争中驯服了东南亚诸国

    “ ,心第四次印只战争后拉拢了只基斯坦、尼泊尔、萧加拉国呕”兰卡、缅甸等国,借助伊朗战争拉拢了伊朗与叙利亚,通过“技术换产品框架协议,拉拢了更多的国家。整个战略防御圈中,只剩下最后一个空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击败印度,中国有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大国,才能挥师远征,把触手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给我们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

    没人反对杜奇威的观点,因为这是事实。

    “数十年来,中国的领导人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从未停下过脚步。”杜奇威长出口气,说道。“事实证明,王元庆不但有能力。还有野心。日本战争爆发之前,谁也不相信王元庆会将一个拥有一亿四千万人口的国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王元庆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虽然半岛战争时,王元庆只是国家副元首,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对半岛战争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时任中国元首的赵润东。面对更加复杂的印度问题,王元庆会改变其根本策略吗?”

    “果真如此的话,王元庆就太可怕了内维德吞了口唾沫,“如果他像对付日本那样对付印度,让拥有十七亿人口的印度,”不但其他国家无法容忍,恐怕连中国的民众都无法容忍。”

    韦斯特伍德冷冷一笑,没有把内维德的话当回事。

    “对付印度的办法有很多,不一定要照搬日本模式,毕竟印度的人口太多了。”

    “将军,你认为”

    “不管采用何种办法,中国的准备都不充分。”杜奇威回答得非常爽快,“印度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几倍。国土面积也是日本的十几倍。更重要的是,印度与中国接壤。就算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难度不比横渡东海的难度低,甚至更加困难,中国也必须考虑印度周边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巴基斯坦的利益。如果战争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首先遭殃的就是巴基斯坦等印度周边国家。别说十七亿印度人涌入巴基斯坦。就算有一亿印度人涌入巴基斯坦。也会使巴基斯坦政权垮台。打垮印度,使去巴基斯坦,中国不但无法获得好处,反而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政治代价,王元庆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

    “但是战争肯定会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战争肯定会爆发。”杜奇威朝总统点了点头,说道。“蜀年之前、最迟力力年之前,中国就会发动战争。现阶段,王元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政治改革顺利进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社会学者。但是我认为,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纪结国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如果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腾飞的动力。那么政治改革就是中国继续前进的方向舵。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政治改革的重要性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之上。王元庆将政治改革放在日本战争后期展开,其意图也非常明显。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不想在这个时候与印度爆发战争,更不想因此对政治改革造成影响。”

    “可是,战争肯定会爆发,我们该怎么做?”

    看了眼国务卿,杜奇威没有急着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