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八 百年积怨 第六十二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2/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日本海军没有派遣常规潜艇掩护“苍龙”号,却派遣常规潜艇掩护“飞龙”号,足见日本海军对“飞龙”号的重视程度。用日本军部总长佐藤信斋的话来说,只要“飞龙”号还在海上航行,就能摧毁中国12座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国不敢贸然对日本发动战争!

    日本军部总长放出狠话,共和国海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大概日本海军也知道和国将“飞龙”号列为首要打击目标,所以在“飞龙”号出海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时候了在海面下部署至少艘aip常规潜艇之外

    附近海域部署了6艘反潜战舰并且在本土基地部署潜巡逻机,轮番到“飞龙”号的巡逻海域执行反潜巡逻任务。

    魔高一迟,道高一丈。

    日本海军的防御部署再严密,也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早在2c26年初,共和国海军就掌握了“飞龙”号的特征噪音。2026年底,日本海军举行以保护战略核潜艇为主要目的的联合反潜演习时,刘海峰指挥的“江豚”号与杜兴华指挥的“刺豚”号就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破了日本海军的防潜网,发现了得到重重保护的“飞龙”号,并且在20千米内进行了模拟攻击。

    根据这次行动,海军调整了潜艇的部署方式,将跟踪监视日本战略核潜艇的攻击潜艇数量减少到2艘,而在半岛战争期间,这个数量是3艘。

    战争爆发前,执“战略反潜”任务的攻击潜艇均完成了战备巡逻任务。

    在刘海峰看来,用2攻击艇对付1艘战略核潜艇,除了给共和国高层一个心理安慰之外,简直就是在浪费共和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宝贵兵力。

    日本战略核艇的性能只算得上普通。因为其采用的“自循环压水堆”属于第一代产品,所以在不启动二级循环泵的情况下,最大航速不会超过6节。“飞龙”号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时,往往将航行速度控制在以下。只有这样,其噪音才能降低到96贝左右。即便如此,“江豚”号仍然能够轻而易举的发现并且跟踪“飞龙”号。刘海峰执行的3次追踪“飞龙”号的任务中,从没让“飞龙”号离开过“江豚”号的攻击范围。

    收到作战命令后,刘海选择了与杜兴华完全相反的战术。

    “江”号没有朝20千米外的“飞龙”号发射鱼雷,而是以“飞龙”号一点五倍的速度缩短距离。作战任务中提到,“江豚”号务必在收到命令之后的12~小时内击沉“飞龙”号。在刘海峰看来,12~小时非常充足,完全没有必要争分夺秒。

    利用2节的速度;,尾随“飞龙”的“江豚”号花了大约小时把距离缩短到3海里以内。在这个距离上,别说用用重型电动反潜鱼雷,哪怕是用最老式的反潜鱼雷,都能十拿九稳的击沉“飞龙”号。

    也是说,直到7点30,刘海峰才让“豚”号进入攻击阵位。

    选择攻击方式的时候,刘海峰不得不留一手。“江豚”号首先发射的3反潜鱼雷都以双速自导方式进行攻击,其中2鱼雷射向“飞龙”号,1条鱼雷射向距离“飞龙”号大约1c千米、距离“江豚”号大约4千米的日本aip常规潜艇。即便只用2鱼雷攻击“飞龙”号,刘海峰也有足够的把握。发射鱼雷之前,刘海峰还让搭档张雪峰控制火控系统,为另外3条鱼雷输入其他3艘日本aip常规潜艇的参数。虽然距离稍微远了一点,刘海峰也不想在日本反潜巡逻机与反潜战舰云集的海域为了几艘日本常规潜艇葬送掉“江豚”号,但是日本潜艇只要轻举妄动,“江豚”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击。

    毫无问,刘海峰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

    实际情况比刘海峰预料得好得多。“飞龙”号发现逼近的鱼雷时,根本来不及进行机动规避,更不可能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将储存在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