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六章 准军事力量(第1/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兵参战时,军情局副局长刘晓宾来到了位于共和国情报中心。

    因为作战规模过于庞大,所以总参谋部不得不将部分信息战任务交给军情局。不管怎么说,军情局在职能上隶属于总参谋部,属于军事情报单位。当初,总参谋部决定成立电子信息战部队的时候,刘晓宾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电子信息战与情报关系密切,应该在军情局的权限范围内组建相应的机构。只是李存勋并没支持搭档,而是与项铤辉协商,在信息战部队与军情局之间组建一个联合指挥机构,尽量发挥情报与信息战部队的作战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军事资源。

    最初,刘晓宾还有点不解。

    如果总参谋部成立直属电子信息战部队,军情局将面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处境。直到电子信息战部队成立之后,刘晓宾才意识到,李存勋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按照军情局长的建议,电子信息战部队只负责军事信息工作,情报信息工作仍然由军情局负责。在此基础上,军情局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2025年,军情局拿到一笔25亿元的拨款,在西北地区建立了情报信息中心。

    因为情报本身就是信息,所以情报信息中心又被称为“情报中心”。

    为了避免与军局总部的信息分析中心发生冲突,搞浪费钱的重复建设,西北情报中心的主要任务不是分析情报,而是进行信息网络战。

    从建设开始,刘晓宾就是边的总负责人。

    虽然李存勋擅长技术工作为由,让搭档全权负责工作,但是刘晓宾知道李存勋不是没有技术能力,而是想让搭档在重要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老刘,你来了就好。

    ”

    “情况怎么样?”刘晓宾在曹雪华面停下了脚步。

    这个海军退役军官不是搞技术地能手。却是搞建设地干将。当初曹雪华在没有半点基础地情况下组建了共和国地南美情报分站。能力得到充分证实。回到国内后。曹雪华一直在刘晓宾手下工作。主要负责军情局地各项建设工作。

    “已经部署妥当了只是那些‘平民’不配合。”

    “为什么不配合?”刘晓宾皱眉头。朝信息中心走去。

    “说我们地设备太落后。”曹雪华苦笑了一下。说道“应该是他们找地借口。大概嫌弃这里地条件太简陋了吧。”

    “妈地。一帮白吃干饭地家伙还有资格嫌弃这嫌弃那?”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的建设工作还未完成,很多配套设施没到位……”

    “我去看看,把艾榆叫来。”

    “也好先到我办公室去,我去找人。”曹雪华加快步伐,赶到前面去。

    在信息中心大门外看了一阵,刘晓宾才去了曹雪华的办公室。

    情报中心的问题,正好反映出了军情局的问题。

    再先进的设备,如果没有合适的操作人员将成为摆设。

    组建情报中心时,刘晓宾曾经打算从军情局的情报分析部门抽调技术人员是经过一番考核之后,发现大部分情报分析人员都精通情报分析工作并不了解信息网络战。如果按照军情局的惯例,将在应届毕业大学生中招募技术人员或者以委托培训的方式与在读大学生签署聘用合同。按照这个办法,至少需要才能为情报中心提供足够的人才。现实情况决定了此办法行不通,因为情报中心必须在2027年6月前投入使用。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刘晓宾只能在“民间人士”身上想办法。

    利用民间力量,也是军情局的传统。如果有必要,军情局长可以向元首提交申请,招募任何一名共和国公民。只是绝大部分时候,“民间人士”只参与外围情报工作,并不参与核心情报工作。

    为此,刘晓宾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