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二十五章 电磁先锋(第2/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负起对地支援地重任,还得离开航母单独行动。

    海军与国防部的争执,差点葬送了“秦岭”级巡洋舰与“太湖”级驱逐舰。

    直到2019年,电磁炮即将研制成功时出现地一件事情,最终使国防部改变了态度。

    当时美国已经制造出复合蓄电池,并且以“甩卖”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推销配备了2级复合蓄电池地民用产品,向一些国家出售配备了级复合蓄电池、甚至6级复合蓄电池的军用产品。共和国立即修改“电动产品出口规范”,向国际市场推销包括民航飞机、高级电动汽车、高级电动游艇在内地配备了6级复合蓄电池的民用产品,向“友好国家”出售配备了8级复合蓄电池的军用产品。

    如此一来,6级复合蓄电池与8级复合蓄电池的市场需求量猛增。

    如果建造“全电动战舰”,造价将超出预算

    相对而言,为战舰配备聚变反应堆更加划算。

    至此,护航战舰的“核电”之争告以段落。因为反潜护卫舰没有配备电磁炮,排水量相对较小,所以海军没有在护卫舰上安装聚变反应堆。

    “秦岭”级配备了1座hd-3a型聚变反应堆,额定最大输出功率ww的电力供应、确保在30钟内为电磁炮储能电池充满电;如果战舰将航速降低到16节(巡航速度),关闭不必要的电子与电力设备,能够在20钟内完成充电作业。每门电磁炮配备45~:12级复合蓄电池,在不充电的情况下,能以最大能量发射次。

    由此可以算出,“秦岭”级可以在前5钟之内发射96枚炮弹,为电磁炮储能电池充电的同时,每门电磁炮能够以每分钟2发的速度持续开火。

    “太湖”级配备的是hd-3b型聚变反应堆,额定最大输出功率为30mbsp;   配备聚变反应堆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今后进行改进时,可以增添各种电能武器!

    因为“秦岭”级的优先级别高于“太湖”级,“秦岭”号地服役时间比“太湖”号提前大约8个月,所以“秦岭”级是世界上第一种配备了电磁炮地战舰。

    “秦岭”级配备的电磁炮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电热化学炮性能相当。

    主要是共和国重点解决电磁炮的“有无”问题,没有在初期加大炮弹地研制力度。受到电磁炮特殊发射原理的影响,在关键技术得到解决之前,电磁炮使用的炮弹比较单一,无法像电热化学炮那样配备各种各样地增程弹药。

    即便如此,dp-11a型电磁炮的性能仍然足以“傲视群雄”。

    与包括电热化学炮在内的传统化学能火炮相比,电磁炮最显著的特点不是炮口动能更大,而是可以根据实战需要“无级调节”发射能量,以最理想地方式发挥电磁炮的威力。轨道电磁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以利用“适应器”、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使用不同口径与不同性质的炮弹。比如在对付空中目标时使用小口径空爆弹,对付地面目标时使用大口径高爆弹,对付海面目标时使用大口径穿甲弹或者半穿甲弹。

    当然,电磁炮最大的优势还是惊人地射程与射速。

    使用普通对地攻击炮弹时,dp-1a的最大射程(输出能量25mj)为185千米,使用减装药弹道修正炮弹时,dp-11a地最大射程为240千米。火箭增程弹研制成功后,最大射程提高到了360千米!

    急促射击时,dp-11a能在2c秒内发射8枚炮弹、或者在1分钟内发射16枚炮弹、或者在5钟内发射枚炮弹(影响持续射击速度的不是能量供应,而是轨道降温),由聚变反应堆直接供应电能、同时为电池慢速充电地时候,还能用最大发射能量以每分钟2枚的速度发射炮弹。

    射程上,dp-11a与美国地电热化学炮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