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乱象横生(4)(第1/2页)  布衣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官羽林右卫代指挥使张祐。”张祐口气有些忐忑。

    “你们呢?”石星环顾众人。

    众武官七嘴八舌,纷纷报上名号。眼见石星面沉似水,似乎不是易与之辈,心中不禁忐忑,但事已至此,绝难回头,索性铁了心,与他周旋到底。法难责众,又事涉武官,就不信他敢做得多绝。

    “聚众喧哗,所为何事?”

    “禀本兵,最近听闻大理寺少卿曾乾亨上疏请求减扣武官俸禄,兵部公告也说了此事,我等实在气不过,来找内阁向阁辅申诉。”

    “既是寻阁辅申诉,为何对曾尚书行凶?”

    “这个……”张祐语塞,无言以对,还是百户李山油滑,知道只消动了手,这事说破天也不占理,慌忙退了一步:“这事确是我等卤莽,曾尚书与那曾乾亨是亲兄弟,大伙儿都在气头上,难免失了分寸。”

    “于是便打了曾尚书?”石星冷冷接了口。

    “不,不!没有打,没有打。”众武官见势不妙,忙不迭摇头摆手,矢口否认,都暗骂李山嘴拙。一旦打了,今日之事的定性可就两说了,傻子才肯认呢。哪怕打了,也得说成没打。

    石星的脸色已然阴冷到了极点。

    长安门喧哗事件一出,舆论哗然。在廷禁之地聚众闹事,皇家体统、天子威仪、朝廷纲纪统统荡然无存。武官围辱高阶文臣,实乃国朝二百年少有之事,更犯了政治上的大忌讳。天子固然腻烦了文官,更怕武官抱团。各大衙门的文官视其为洪水猛兽,大加挞伐,希望将武官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

    内阁首辅王家屏与兵部尚书石星立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处。兵部管武官,人人盯着石星在所难免。王家屏身为内阁首辅,履新不过二十日就摊上这档子破事,措置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个人颜面和内阁威信,堂堂二品大员被一群六品的百户推来搡去,内阁首辅为天下文官之首,王家屏若不拿出个章程来,注定要被整个文官集团和天下士林所唾弃。

    事发当日,石星就急急上了条陈,自陈失职,请求皇帝罢免自己,并称守门军官没能阻止闹事武官,也该一并惩处。朱翊钧自然否决了他的免职之请,并谕告五军都督府、京营总督并兵科就此事回话,守门军官则移交刑部鞠问。

    翌日,曾同亨上疏称弟弟曾乾亨的奏报中并无减扣京军俸禄的条文,闹事武官以讹传讹,纯为泄愤,请将曾乾亨奏疏原文公诸于众,以正视听。末了,他还请求辞任去位。

    请辞自然得不到允准,但皇帝也没有更多表示。

    高官大员屏声息气,审慎观察着事态走向。年轻的低阶小官们就没这么多的顾虑,抨击并要求严惩闹事者的劾文一封接一封发往皇帝平日里批阅奏疏的弘德殿。

    仅仅一日后,朱翊钧就耐不住了,给了众官一个说法。

    谕旨是下给吏、兵两部的,一文三段。前面批评两部新进后生中司耳目之辈不持公心,专门挟私报复,三五成群,极尽攻讦之能,淆乱国政。中间又说石星既为本兵,正当镇静以宽。最后方提及长安门聚众喧哗之事,认为本该重重处罚,但又恐伤国体,所以着二部并都察院斥责训诫了事,日后再犯,重治不宥。

    由重重惩处到申饬训诫,皇帝的板子高高扬起,却在武官屁股上轻轻掠过,居然劈头盖脸打了文官,这令各衙百官倍感困惑,廷禁之地聚众闹事无论从哪方面看,武官都难逃罪责。圣意依然明了,不知因何缘故,皇帝竟有意偏袒闹事武官。

    旁人就不说了,受辱的曾同亨官声甚佳,一向勤勉王事,替他们老朱家出工出力、殚精竭虑,就冲这个苦劳也该给他一个合乎情理的善后措置。

    王家屏在内阁值房将谕旨看过三遍,沉默良久后才提笔写下:政体不可不宽,国法亦不可不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