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乱象横生(2)(第1/2页)  布衣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说裁撤是什么意思?”永清右卫百户旻文胆子小,略带紧张地询问。

    见军汉们话风放软,监生自认扳回了一局,面上隐隐有得色:“哼!裁撤就是裁撤,又何必多问?朝廷养兵千日,只为用兵一时。如你等只知鱼肉乡里,一味骄纵的蠢汉,哪里指望能上阵却敌?既是百无一用的废物,不裁撤更待何时?”

    众军汉听他说起裁撤,顽性全消,再听他又是蠢汉又是废物地挂在嘴边,不禁火冒三丈。王惟政和李钦噌地离座起身,朝监生走来,显是想打他一顿。

    “你等要作甚?”监生见势不好,大惊失色,下意识向后退了两步。正在这时,侧面快步走来一人,恰逢其时地岔在监生和众军汉中间。

    那人身量不高,相貌平平,蓄着短须,周身上下却有一股不容侵犯的气度。众军汉虽卤莽,却是街面上厮混惯了的老油炸鬼,一双贼眼颇能识人。适才这监生虽然胆大,终究书卷气十足,不足为惧;眼前这位,举手投足官气十足,应是公门中人无疑。

    “光天化日,天子脚下,你等胆敢恃强行凶?如此,不妨先到大理寺去喝杯茶水?”来人声色俱厉,开门见山亮了招牌。

    大理寺是专司稽查冤假错案的复审衙门,其权限不及前宋。以今日的情状,倘若是刑部或是巡城御史,倒是可以管教管教这几个泼皮军汉。不过,大理寺到底是三法司之一,谁敢担保这人在刑部和都察院没有几个同年?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李山决定服软。

    “这位老爷既然开了口,我等俱是吃朝廷俸禄的,又岂能与他一般见识?”

    来人不置可否,鼻孔里轻哼一声,冷脸道:“识相就好,免得我上疏参劾你们。”

    口气甚大,完全没把几位军爷放在眼里。李山愈加没了底气,庆幸同伴适才尚来不及出手。武官在文官面前本就平白低人三等,眼下被人公然威胁,连屁都不敢多放。

    监生见场面稳住,也没了惧色,又神气起来。他很随意地朝大理寺那位拱拱手,“劳烦曾兄了。”他的官话带着些许江西口音。

    “客气了,乐先生。”大理寺官爷一团和气,显然二人相熟。

    有人撑腰,监生腰杆自然硬了三分。他伸手戟指众军汉,狠狠斥骂了一通。这回众军汉慑于大理寺的威名,纷纷坐起了蜡,连还嘴的勇气也没有,任监生说教。这监生嘴瘾一上来,说起了兴致,竟收不住口。倒是大理寺官爷听得不耐烦,强拽着监生又回楼上去饮酒了。

    听到此厢,张祐拍案而起,指着李山大骂:“就这样被个白脸书生从头骂到脚,连人家底细都没弄清?亏你也是我羽林右卫的人,日后出门不要报家门,你几个不害臊,爷我还嫌丢人呢!”

    李山大窘,慌忙陪着笑脸,谄容道:“张爷息怒。没影儿的事谁敢拿来讨您不痛快呢?卑职回头打听过了,那监生确是国子监的,姓乐,名新炉,是江西临川府人。听说这厮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却与许多朝中官员素有瓜葛,尤其是六科廊、都察院一帮子言官打得火热,轻易招惹不得。”

    张祐语塞,饶是他堂堂勋贵子弟,听到御史名号,也感到头麻。这群马蜂连当今天子都敢围着叮咬,委实不是好惹的。

    “那个……乐新炉是吧?和他一道的那个大理寺的鸟人又是谁?”

    王惟政接口:“张爷,最近没看邸报么?”

    “爷忙着呢,没工夫看那玩意。咋?天塌地陷了?”

    “嘿,大理寺少卿曾乾亨上疏请示裁撤兵马,都上了邸报。那厮是吃了屎迷了心窍,从大同巡边回来就跟咱武官耗上了。要我说呢,怕是大同的边军没给他好脸色,要么银子没使足,这会儿挟私报复呢。”

    “那是裁撤边军,说了会裁撤京营?别忘了,咱爷们可都是天子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