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把话说到心窝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起哄。 魏塞上台,对台下乱哄哄的学生们一笑,用不大不小、不疾不徐的声音开始说话: “爱的相反,不是恨,”停一下,看台下稍稍安静些,魏塞才继续说:“是漠不关心。”

    “艺术的相反,不是丑陋,”又停一下,台下更安静了。“是漠不关心。” “信仰的相反,不是异端,”再停一下,大家瞪大眼睛,等着听他下一句。“是漠不关。” “生命的相反,不是死亡,”魏塞放大声音: ”是漠不关心!,, 台下响起如雷的掌声。 二 四个中国人可以组织一桌麻将 抗日战争的时候,有个演讲家到学校去号召投笔从戎。 大太阳,风又大,老师们虽然极力维持秩序,学生们的注意力还是不集中。 演讲家上台,也是一笑,淡淡地说: “有人说四个德国人可以组织一支军队,四个英国人可以组织个议会,四个中国人可以组织??”卖个关子,他停了一下。看台下的学生都好奇地张着耳朵听,才继续说:“一桌麻将。,, 学生都笑了。 这时演讲家突然脸一整:“错了!四个中国人可

    以打下七架零式战斗机!(那正是不久前发生的事) 台下的学生都鼓掌,精神也都振奋了。 三 如果有人捡到大钞 有一年,我带着老婆参加旅行团,去欧洲。 在巴黎的那一晚,导游特别安排大家去看小剧场。 那小剧场是管吃的,还供应餐后酒,一杯下肚,大家话匣子都打开了。 就在这时候,布幕拉开,上来个好像主持人的,手上举了一张钞票,大声喊:“谁掉的钱?”接着用手遮着眉毛,往台下扫描一圈: “哟!有日本人!有德国人!有西班牙人!有美国人!还有,咱们法国人。你们知道如果在街上有人捡到这一百块美金,会怎么样吗?如果是一个人捡到,八成放进自己口袋,但是如果是两个 Et 本人、德国、西班牙人、英国人,或法国人,一起捡到,表现就不一样了。”看大家都瞪着眼睛听,他一边表演,一边说: “如果是两个日本人看到,他们会一起把钞票

    抓在手上,站在路边,等人来拿。 “如果是两个德国人看到,会一个人守着钞票,另一个去报警。 “如果是两个西班牙人看到,会这个给那个一拳,打昏了,然后独吞那张钞票。 “如果是两个美国人看到,会先四处张望,发现没人再大喊一声‘谁掉了钞票?’接着一个掏出五十块,给另外一个人,然后把一百块放进口袋。 “如果是两个咱们法国同胞看到怎么办呢?” 主持人笑笑,两只手把钞票举得高高的,突然撕成两半: “好极了!你一半,我一半!” 台下一时笑翻了,尤其是占多数的法国人,更是笑不可支。 更重要的是,原本嘈杂的场子,注意力全集体到舞台,下面的节目也就接着上场了。

    笑点子

    要说话吗?先稳住场子!

    这三个故事,说的是什么? 说的是怎样用渐进的方法,把场子稳下来,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再把情绪带上去。 这种渐进的方法,有个术语,叫“阶升法”。就好像登台阶,一步一步往上升高。在演讲的时候,你可以用“阶升法”,把群众的情绪“炒热”,在说笑话的时候,可以用“阶升法”把大家的笑意炒浓。 对!“笑意炒浓”。每个会说笑话或幽默的人,都知道怎样把握人们的“笑声引bào点”。好比bào米花,你引bào太早,米没热透,bào得不够多;你太晚打开炉子,又可能烤得太久,把米全烤焦了。 “阶升法”是逐渐加温,热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再把那引bào的笑话说出来,造成最佳的“笑果”。

    阶升法

    更重要的是,阶升法能够“聚集人气”。 如前面所说,一桌人分成几组,各谈各的。但是当你慢条斯理地用“阶升法”,把故事分成三个或四个阶段说出来的时候,大家就会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这时候就算没听到你的前一段,后面几段也够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