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22,夜不闭户(第2/3页)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政闻言心中一惊,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为何客栈老板要带他来府衙了。赵国人最重孝道,赵国律法对不孝之人定罪最重。但凡父母状告儿女,查证属实一律杀头。

    到了府衙,门口早已是人满为患。很多人都在为张旺感到不值,甚至有不少孩子在一旁嚎啕大哭。张旺是他们的先生,不仅教他们读书识字,而且还教他们如何做人。要求他们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刮风下雨他们不便去先生家上课,先生就会冒雨去他们家里授课。

    孩子们是最简单的,他们不会有任何功利心,他们只知道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既然先生对他们那么好,他们就不许有人欺负他们先生。

    官老爷高坐堂上,众衙役分站两旁,一声威武一记惊堂木,嚎啕大哭的孩子们顿时止住了哭声。官老爷烟着脸询问张旺,又命人将刘姓妇人带上公堂。

    这件事他不会就此结案,因为官老爷已经找到了新的线索。此案当事人本只有两个,可如今官老爷让人带上了第三个人。

    有人认出了此人,正是住在张旺家隔壁的老王头。年纪跟比张旺的娘亲大不了几岁,张旺爹爹死得早,他从小跟娘亲相依为命,那会儿老王头嗜赌成性,是桃花镇上人见人烦的讨厌鬼。谁见了他都躲着走,但是他这个人本性不坏。

    自从张旺考取功名之后,他便时常接济老王头。但是他做梦都想不到,其实老王头早就跟他娘亲好上了。

    老王头被带上公堂,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竹筒倒豆腐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他说的自然正是官老爷想要知道的,不过他说的这些话惹恼了跪在一旁的刘姓妇人。刘姓妇人猛地起身冲向老王头,掐住老王头脖子不肯撒手。

    四个衙役上前阻拦,好不容易才将二人分开。刚才是老王头检举揭发,把所有责任全都推到了刘姓妇人身上。他说状告张旺都是刘姓妇人的主意,因为刘姓妇人怕张旺不同意他俩在一起,所以她想让官老爷处死张旺,然后俩人远走高飞。

    这会儿刘姓妇人也开始招供了,她把所有责任全都推给了老王头。供词刚好跟老王头相反,内容一致只是人名换了。

    没说几句俩人又要动手,官老爷命衙役将二人用木棍架住,然后翻出了他搜集而来的证据。口说无凭铁证如山,官老爷早就给把证据给准备好了。

    官老爷当堂宣判,将刘姓妇人和老王头乱棍打死,然后将二人合葬与桃花镇后山。

    老王头跟刘姓妇人不服,因为赵国律例有这一条。父母状告儿女不孝,查证属实子女当杀。父母诬告儿女不孝,查证属实批评教育。

    官老爷无权判他俩死罪,因为赵国律法就没有这一条。看着俩人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官老爷取出一个卷轴交给衙役,让衙役送至二人面前过目。

    老王头只看一眼便跪倒在地,刘姓妇人则是嚎啕大哭,一个劲的说自己是鬼迷心窍希望官老爷网开一面。

    赵政等人离得远,压根就看不到卷轴上写的什么。不过那个卷轴赵丹很眼熟,不用看她都知道出自何处。

    普通百姓岂会知道,其实那个卷轴乃赵国王族专用。多半是赵国国君批复奏章所用,那上面只会写下几个字。臣子奏章请求国君批复,准或不准只是几个字的事儿。

    老王头和刘姓妇人的确很嚣张,不过他们看完那个卷轴就嚣张不起来了。因为在赵国不仅有律法还有国君,国君的话就是律法。

    赵丹哼着小曲跟夏玉房走在前面,赵政跟客栈老板跟在后面,赵高跟几名侍卫走在最后。今日之事比昨天之事受到的启发更大,而且今日之事让他们对赵国刮目相看。

    以前他们总听人说起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直到今天他们才算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一定跟这个国家的百姓密不可分。一个国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