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后悔莫及(第1/4页)  我的南宋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以今天傍晚这支骑兵便机缘巧合与逃难的三人相遇了。

    韩博与那领头军官并骑在一起,他问了道:“敢问将军大名?”

    “将军不敢当,在下毕进,乃平胜六厢麾下骑队押队。”那领头军官欠身的说道。

    宋朝军队的编制经常变化,不过在绍兴年的时候,统一以五人为一伍,两伍为一伙,五伙为一队。再往上就是营,只是营没有严格的定额,有时候两队即为一营,但有时候也能见到五队的大营。队的长官称为押队,是从九品甚至没品的小小武官。

    韩博在襄阳府的时候是营的长官,即准备将,无论是官职还是品阶上都比毕进大上一阶。不过他现在倒没有一点得意的感觉,自己虽然是一个准备将,可却是光棍司令,对方好歹有一百多骑的手下。

    “平胜厢军不是河南府驻军么?”他有些好奇的问了道。对于历史自己还算知晓,厢军属于地方部队,通过“平胜”这个番号可以推断出是来自河南府。

    “确实如此,去年河南宣抚使翟宗翟大相公在郑州重募平胜厢军,只可惜我等最终未能久留郑州。在金狗和齐狗联军南侵之后,翟大相公一路南撤,最终不得不退守到鄂州。”毕进叹了一口气说道。

    韩博这才渐渐想起来了,去年也就是绍兴二年,宋高宗主持的北伐战役开始。不过这场北伐一开始就没准备充足。当时北伐战场上两路主要的大军,分别就是京西南路宣抚使李横和河南宣抚使翟宗,而恰恰这两路军的主力部队都是战斗力极为低下的厢军。朝廷不单没有给足武器装备,甚至连粮草都没有派下来。

    不过好在去年那段时间,伪齐国主刘豫在领地里横征暴敛,激起了极大的民怨。伪齐国内起义不断,各地伪齐将领纷纷倒戈投靠李横和翟宗。所以在一开始的几个月里,李横与翟宗连连告捷,甚至打到了郑州,直逼伪齐国都城大名。

    伪齐国主刘豫在危急之时自然向他的老主子金国乞援,金国以金兀术为主帅,联合伪齐军队大举南侵。李横和翟宗的部队原本都是乌合之众,当然不是金齐联军的对手,于是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一路败退下来。

    到今天,非但收复江北地区全部吐了回去,连襄阳府都倒搭了进去。

    韩博叹了一口气,不过这时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忍不住连忙向毕进问道:“敢问毕押队,令郎可是名叫毕再遇?”

    只是他这问话刚刚出口,顿时就后悔莫及。

    他曾经在一些历史论坛里了解一些南宋名将的资料,其中南宋中后期与辛弃疾、陆游齐名的一人名叫毕再遇,而他的父亲正是岳飞的老部下毕进。先不说此毕进是不是彼毕进,更重要的是毕再遇是绍兴十四年才出生,距离现在足足还差十一年。

    毕进愕然半晌,讪笑道:“在下尚未婚配,不知韩将军何出此问?”

    韩博尴尬不已,连忙转移了话题,说道:“敢问毕押队,先前你所说的董帅是董震董副将,还是董先董统制?”

    翟宗手下有两员姓董的大将,一是董震,一是董先。虽然这两人都是伪齐投诚过来的人,不过在未来南宋抗金的战场上,他们也都是兢兢业业、尽忠尽职的大将。

    “在下隶属于董震大人麾下。”毕进回答了道,他倒对韩博这个襄阳准备将大感惊奇,怎么这人什么都知道?自己同样是厢军出身,深知地方军队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用顾着防区之事即可。

    一行人驾驭着战马小跑了一阵,夜色越来越深,距离鄂州地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因此毕进建议快马而行。一路人所有人没有再交谈什么了,大约奔驰了一个时辰,渡过了汉川之后,总算脱离了危险的处境。

    毕进先带着韩博三人来到了驻扎在泗州的董震大营,这里与鄂州只隔了三十来里,算得上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