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番吾之战(上)(第1/2页)  大秦王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半年的时间都一眨而过,何况短短半日!

    次日凌晨,秦子戈早早来到营门外。

    虽然在和李斯说的时候,秦子戈显得毫不在意。可是秦子戈也是要面子的啊,此刻正站在营门外等待归人。

    看似稳如老狗,实则慌的一匹!

    不过到了辰时的时候,锐士营一百一十人全数归营。

    喘了一口大气的秦子戈开始组织他们进行战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在枯燥而有乏味的训练中,锐士营的将士响起了当初秦子戈教训他们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以前训练的时候他们嘻嘻哈哈,此刻真的要上战场了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不过在紧张的同时他们还有一点兴奋和期待,毕竟没有人喜欢锦衣夜行,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人前显圣是所有锐士营将士的诉求。

    ………

    秦王政十五年,秦国兴师伐赵,秦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今属河北)进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阳曲)后东进番吾,拊邯郸之背。

    面对秦军的攻势,赵王排除自己的得力战将李牧率军抗击。赵国都城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便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秦子戈所率领的锐士营跟着兵分两路的其中一队秦军来到了太原。在南面的秦军还没有什么建树的时候,秦子戈所在的北军一路北上,顺利的功克了狼孟(今山西阳曲),不料狼孟刚刚攻陷,那里就发生了地震。无奈之下,北军再次分兵,留下两万人驻守狼孟,剩下的八万人继续北上。

    原本北军统帅是想把秦子戈所率领的锐士营留在狼孟的,可是在秦子戈的再三要求下还是答应允许他们跟着大部队北上,当然代价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去年李牧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还是给老秦人心中留下一些影响的。所以看到李牧来防后,北军统帅并没有盲目开战,反而小心谨慎的安营扎寨。

    此次秦军伐赵,作为赵国盟友的韩国没有坐视不理,韩王安派出了新立的大将军卫庄率领两万韩军支援赵国。赵王自从李牧去岁大败秦军后,对李牧十分信任,此刻见卫庄来援,便把他安排给了李牧处置。

    不过卫庄率领的韩军毕竟是外军,将他们放去南边驻守邯郸,李牧不放心担心被秦军钻了空子,而且李牧的作战方针是南守北功。卫庄带来的两万韩兵虽然战力比不上自己的北境边骑,但是韩兵的兵器锋利。尤其是见识过卫庄的个人武力后,李牧更加坚定了让韩军跟自己北上的想法。

    李牧也知道北上的话势必要与秦军有一场恶战,所以在和卫庄说出自己想让韩军跟自己北上的请求后,李牧是做好了卫庄会拒绝的准备的,谁料卫庄没有拒绝反而答应了下来。

    对卫庄来说,李牧的要求正和他意。虽然姬无夜被他出去了,可是韩国军队中盘根错节,短短的时日内,卫庄并没有彻底掌握手下掌管的军队。而且答应跟李牧北上,卫庄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左膀右臂韩非死在秦国,要说卫庄对秦国没有一点仇恨那是不可能的。种种因素影响下,卫庄答应了李牧北上的请求。

    秦军此次是客场作战,所以在外的每一天都要消耗不少的粮草,秦军统帅见秦军从连日行军中缓了过来,便发动了战争。

    秦军能横行天下,所依仗的是两物,一是精良的装备,二是敢战的士卒。

    其中精良的装备中,秦弩是出了名的厉害,不过如今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韩国虽小可能在四战之地苟存,靠的便是其强大的军备制造能力,素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名声。既然能卖给别的国家强弓劲弩,韩王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军队抠抠嗖嗖。

    北军统帅原本想要靠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