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商讨大事(第2/3页)  三国之夜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熊熊火焰。对着刘裕就是一通乱骂,骂了一会后感觉心中有点舒坦了,就问道:“喂,那个小子你们两个是干什么的,哎,对了,好像问这个没什么用吧,哪个你们两个现在就是我家公子的人了,还不随我拜见公子。”

    切,我们还没让你家公子来拜见我家公子,你还敢如此这般。

    “老王,不要去管他们,咋俩一会还要去拜见陶大人呢,你还不去通报一声。”刘裕说道。

    那奴才气冲冲的走了过去,对着徐三辰说道:“公子,那两人不识好歹,居然拒绝了公子您的好意,如此这般人公子你何必在意呢?”

    “滚,老子不想看见你,给我滚远一点,越远越好。”“好好好,公子我这就滚,你别生气,千万别生气,要是因为我而气坏了您的身体我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那名奴才连忙低头赔笑的说道。

    就在这时,徐三辰连忙走到刘裕身旁说道:“兄台,切勿怪罪,都是在下治下不严恶了公子你,还请原谅我的过错。”在这冒昧问一下兄台年龄几许,我就不客气的认下你这个朋友了。

    刘裕连忙说道:“徐兄,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对于这件事我就给兄长你一个面子,就不计较这件事了,希望兄长以后要严加管教手下人了。”

    那不如你我兄弟二人一同去见陶谦陶大人可好,徐三辰立即说道:“那为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如此这般最好不过了,我还以为刘兄心有介怀呢。”说完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走进陶府后,刘裕便感叹道:“陶大人真不愧是百姓的父母官,徐州城如此繁荣的景象背后居然有如此破落的府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不是陶府呢?”

    刘裕此时此刻内心中如是的想,心中正想着想着,陶谦的管家笑着走了过来说道:“刘公子、徐少爷老爷有请,这边走,老爷正在书房等二位,还请公子不要怪罪。”刘裕听完立即说到:“岂敢岂敢,我早就听闻陶大人是徐州城有名的大家,所以特此来拜访先生,还望先生切勿怪罪我不懂礼数。”

    就这样,刘裕和陶谦在书房谈了一刻钟的话,只不过陶谦出来时脸色大变,就好像要有大事发生的一样。陶谦边走边说道:“如果贤侄说的果真如此,那老夫就要好好谢谢贤侄了,不过,现在老夫要去布置任务去了,还请贤侄在我府上小住一段时间。老夫还有许多问题要向贤侄请教呢,希望到时贤侄不吝赐教。”

    刘裕出来了脸上透露这兴奋的神色。就好像陶谦听取了他的建议似得。

    他却没有想到,陶谦可能会看在他是皇帝子侄的面子上听进去一点,但下面的人呢?事实证明了他说的没有几个人听,只是嘻嘻哈哈的打闹的调侃。

    虽说黄巾军都是一群泥腿子,但现在黄巾正值起义初期,士气正胜,因此看起来还算不错。就这样,黄巾军也慢慢悠悠的走到了徐州城不远处的小沛的一处森林里面。

    因为下面的官员没有听取刘裕的建议,因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也就不知道黄巾军已经快到徐州了。

    这时,在不远处的森林里面,黄巾的一方小渠帅已经偷偷准备好了攻城的一切事情,只等天黑之后就可以攻城了。

    黑色的夜晚慢慢笼罩了徐州的天空,而徐州城里此时也显得无比的寂静。

    夜晚来的快,走的也快,天慢慢的亮了。突然,从城门外不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尘土飞扬,使人看不清外边的情形。

    一会儿,马蹄声近了,城门上的士兵也看清楚了那些慌乱的队伍是什么了,不错,你想的不错,他们确实是从小沛而来的小沛守军。

    因为没有注重刘裕说的话,因此城门守军比较懒懒散散,所以晚上被黄巾军偷袭攻下了小沛。而此时,黄巾逆贼正在小沛整顿兵马,看样子,他们暂时是没有心思去攻打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