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农家小院(第1/2页)  木槿风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概一年前我去了一个郊外的农家小院,它离市区不算很远,但没有公交,在一个需要转一趟车才能到达的地方。进山的路是那种像是水泥铺的,但已经有些年头的乡村小路,有些窄,路上又有些颠簸,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我们才到达目的地。

    小院坐落在山间,准确的说是靠近山脚的一小片平地,地势比较开阔,头顶上的白云蓝天好像就在眼前,伸手就能碰到一样。说是小院,其实也是个不小的地方,前院用作了停车场,走过小木桥就是真正的门厅,桥下的水并不流动,种着些大叶子的绿色植物。

    穿过门厅,就到了被一座大气的石桥连接在一起的中庭和后院。中庭里有几个秋千椅,还有一座有些复古的伞亭,放着一张木制的方桌和几条长凳,四周是几条小小的水渠,虽然没有水,但仍然能看得出水榭园林的感觉。

    伞亭旁边有一座观音像,好像是观音像吧,我也没太在意。中庭靠近观音像的一边有一栋两层的小楼,是这里的饭厅,走廊的立柱和扶手都被漆成了深红色,顺着一楼的长廊转过几个拐角就到了别院,别院有一汪平静的湖和通往后山的石阶。

    后院就是一个不算很大的小院子,除了一座休息用的堂屋好像就没有什么了,堂屋的门廊里放着几个沙发,好像还有几个椅子,院子里放着几个很大的花盆,种着些树一样的植物。

    整个小山庄有种江南的水乡的感觉,白墙灰瓦的建筑,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碧绿的湖水,如果再下上一阵雨,屋檐上挂起一列雨帘的话,看起来就更有意境了。

    那一天没有太阳,也没有风,空气闷闷的,让人不自觉的有些困倦。早间的小山庄空荡荡的,一路走着也没遇到其他的客人,大人们好像比孩子还高兴,一路走一路拍着,那种欢笑声完全打破了小山庄的宁静,甚至我在另一个院子里都能完全听得清楚。

    据说后山有不少的果树,大家决定去看一看,山势有些陡峭,石阶又有些窄,走了没多远大部分人就放弃了,因为路过的果树上挂着的果子都还是绿色的,看上去就有种酸酸涩涩的感觉。

    临近午饭又来了新的客人,原本安静的小山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午餐吃的是一些小吃,品种不太多,看来看去不太合我的胃口,于是就随便吃了点算是打发了这顿饭。

    午饭后空气愈发的闷了,我选择待在伞亭里做给朋友准备的生日礼物,山庄的小姐姐为我倒了一杯清茶,虽然冒着腾腾的热气使得我并不想去碰它,但适时的一小阵微风吹来了它的香气,让我瞬间精神了不少。

    很快小山庄又恢复了宁静,新来的客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整个院子里只剩下了我自己,还有那个小姐姐时不时的来为我倒上新的茶。在那样静谧的空间里,好像时间都是静止的,会让人很容易把思绪放空,甚至可以就那样静静的坐一下午。

    听着歌,感觉已经过了很久,可事实上只过了一个小时而已,有些累了,我决定再去走走。来到湖边,平静的湖面没有一点涟漪,湖对面的小楼倒映在水里,像极了一幅青绿山水画。

    湖边的护栏是白色的大理石,靠近山的一边稀稀疏疏的长着些竹子,白绿相间,映在水里有种不一样的美感。我站在湖边突出的几个像是微缩版的码头一样的铁铸的平台上,看着倒映在水里的自己的影子,模仿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却无法看清表情。

    顺着湖边一直走,看到了些不知道名字的花,就那么一两枝,孤零零的开在路边的石头缝里。但它却开得娇艳,红得耀眼,在那样有些艰苦的环境里,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再往前走,遇到了几只可爱的小家伙,我能看到它们水汪汪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但又有些恐惧,它们试探着想要靠近我,我索性慢慢蹲下来,等待着它们小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