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修行的真谛(第2/3页)  至尊武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前,法度绝不能废,无论白鹤道人还是陆仁杰,杀人者死!不过,她不知道为什么在陆仁杰身上总感受到一种可怕的威胁和压迫,这种压迫跟修为跟地位无关,而是源自心灵深处的颤抖。纵然在她的内心深处,就是想趁着人多,趁着陆仁杰目前修为低下将其除掉,可是她还是深怀介心,不敢贸然下手。于是淡淡的说道:“陆仁杰你说吧!”

    陆仁杰微微一笑道:“请问太皇太后,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也问问在座诸位,修炼的意义又在哪里?“

    谁也不知道陆仁杰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问出这样深奥的问题,于是群豪中便响起嗡嗡嗡的议论之声。太皇太后略一思索便答道:”修行的目的当然是超脱三界,得道成仙!难道这不是你修行的初衷吗?至于普通人的修炼,本宫则认为是为了祛病延年与消灾延寿而已。“

    陆仁杰摇头道:”错了!要修行,首要了解道,了解道之本源与道之作用,才能够正确修行,道的本源是无,后生为有,有是道产生的作用,道广大无边,道之法则是自然,万物不与大自然相争。修行者,也应具此心态与行为,处众人之所思,能忍辱负重,尽自己所能助人,不与人争名争利,此为修行者遵行的处事之道。遵守自然,与道合一,修行方能顺利。得真运行,天助顺修。无德修养,则是逆道而行,无论修那一种功法,都将会遇到种种障碍而误入迷途。

    修道者要有水一样的心性,水虽柔软,顺其自然而不争,皆处低下之所在,然有滋养万物之最高之本性,所以,有道德之人皆是为人谦下,所言至诚,心静守默而不忘众生,因此近道。“

    繁叶界的殷长老被王凤仙的气势所压逼,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此时却冷然说道:“如此按你所说,修行只是为了顺应自然,那我们还修什么道,求什么长生?从婴儿睁开眼睛到老人合上眼睛死去,一切顺应自然,无欲无求岂不快哉?”陆仁杰目光环扫了四周,接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不是人为所能够改变。所谓善顺则福安,逆道则枯槁;福祸无门,唯人自招;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繁叶界所作所为乃心魔张妄,偏离大道的表现。向外界寻找天神,就会坠入无边的空虚幻想,此被称为走火入魔。你的修为至今停滞不前正是未能悟透个中真谛故!“

    殷长老心头一震,似乎于迷雾中看到一道光线在前方亮起,待要前去寻找,却又遍寻不着,一时间陷入苦恼之中。王凤仙之前确是经脉尽碎,后来得高人指点,方领悟到修道学道,是要减欲望,修正本心。越是胡思乱想,强求突破,越是烦恼不断。修行者,就是为了减灭这些臆幻不真的欲望凡尘枷锁,真正的找到和发现真我,达到更高境界的彼岸。为此她对思想与自然合一,不加妄求,不受外界牵累,一切皆应顺自然的领悟最为深刻。陆仁杰简单的几句话就如晨钟暮鼓震耳发聩,一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大院内其余人等或许修为境界都比不上王凤仙和殷长老两人,但是陆仁杰的话犹如带有魔性诱惑一般同样给予诸人产生拔云见月的感悟,明了欲望对身心的牵累,是修道的绊脚石,是夺涉生命的无形之魔,能伤人害己。似乎只要通过实修真炼,便能看透真象不迷雾,证悟大道真谛成就无上光辉的人生。花果山前院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花果山四周忽然传来阵阵“哈哈……”的狂笑声,声音时强进弱,忽东忽西甚为古怪。这笑声犹如暖风吹皱了一湖春水,寂静的花果山大院又回复有声的世界,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走进一群行为古怪的人,四名绿衫少女托着一名男子期期艾艾的走了进来,却是圣灵宫去而复返的四名使女,她们手中托着的便是自称星际浪子的男子。

    圣灵宫的圣女曾筱柔诧异万分的走上前去问道:“青燕你们为什么不将我丈夫送去宫中救治,反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