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淳安赴任,牛刀小试(第2/5页)  永远的海青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属危房类型,院内杂草丛生,一派荒凉的景象。

    第二天,海瑞主动找领导汇报工作,拿朝廷的俸禄就得办事。大人满脸堆笑:“海教谕,你的工作热情蛮高涨的嘛,不过,事情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跑马如何听得说书的。这里的民风不古,冥顽不化,凡事不可太较真。”海瑞刚要说什么,淳安县令就对海瑞下了逐客令,海瑞怅然若失地走出县衙。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解放区天的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天是艳阳天。”海瑞经过连日来的观察后发现,这里山美水美,可是经济不发达。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美丽的地方不一定富裕。海瑞还发现淳安县偷盗成风,这部分验证了大人的话。

    无论怎么说,海教谕还是对淳安有好感的。淳安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已经建立,在今天它隶属于杭州市,尽管经济欠发达,但确属国家5a景区。史料记载,北宋时朱熹圣人就曾在此讲学并留下了千古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岛湖区有1087座小岛,更有“天下第一秀水”的美誉。

    这里常年山青水碧,这让海瑞的心情慢慢的好起来,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修复县学,让生员尽早复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毛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事情千头万绪,海瑞初来乍到。就接管了前任教谕扔下的烂摊子,困难重重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此时他猛然记起徐阶大人的话,用心中的光明去战胜四周的黑暗,要想把事情做成,就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他先要去遍访生员,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

    海瑞走进生员家里,问长问短,和他拉起了家常。随后海瑞问起了县学的详情,刚开始的时候,那位生员欲言又止,后来海瑞安慰道:“你只管说,修复县学是我的职责,绝不牵连于你。”生员见海教谕说得恳切,言谈举止间,又见他是一位正直的好官。就一五一十地讲述了淳安县学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事情。

    淳安县学原先是由浙江巡抚衙门拨付的款项修建,修得庄重典雅,有大门、明伦堂、号房(考场)、食堂等建筑,设施配套齐全,煞是让人好生羡慕,但好景不长,只是由于县学门前东侧有一座湖,名叫莲花湖,和县学毗邻而居住的是武宗时期的工部侍郎,现已退休,名叫仇仁义,他一贯迷信风水,硬说县学妨碍了他家子孙后代的前程。看来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呐。他竟指使家奴对县学建筑明拆暗毁。他老谋深算从不出头露面,家奴们倚仗主子家有人在朝廷做官,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知县不敢得罪这位前工部官员,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县里诸生曾联名控告,知县反而偏袒仇仁义,前任教谕只好收拾行李走人。

    海瑞临走时,那位生员好心地提醒道:“海大人今后要当心呐!”海瑞向生员点头致谢。

    海瑞又仔细地在县学周围看了一遍,他反复地计算着修复明伦堂的瓦、沙子、木料等以及工匠的工钱。一不能靠等,二不能靠官府,只能靠海瑞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致良知”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作用,心即是理。此时,海瑞苦苦思索,原来圣人之道就在我海瑞的心中,他要自掏腰包用百两银子修复明伦堂!要是视财如命的官绅知道这件事定会瞠目结舌,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甚至会有一些人说他“作秀”,搞投机,然而事实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我们理应还海瑞一个公道。

    第二天,海瑞就请一位县学的生员找来了附近的泥瓦匠,海瑞告诉他们先修复明伦堂,以便及早复课。干活的师傅们见海瑞亲自动手搬运砖头。掺沙子再混合泥土后拌搅拌均匀,(据说这样砌墙就结实了),他干的有模有样。工匠们纷纷夸赞:“海教谕不仅书教得好,而且活儿也能干得出色。”海瑞向师傅们摆摆手谦逊地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