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逆子克父(第1/3页)  弱龙强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夜,李嗣源梦见被车裂成几块后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头颅带着血肉对自己说:“论功劳我最大,论亲缘二太保最近,凭什么现在是你来当皇帝?!”惊叫一声,从梦中醒来,出了一身虚汗,就此卧病不起。

    太仆少卿何权见皇帝病倒,想为自己以后打算,上表请立皇次子秦王李从荣为太子。李嗣源以为这是李从荣的意思,一来还舍不得皇帝的位子,二来他也不喜欢眼睛看人像鹰眼一样的李从荣,而且李从荣还喜欢聚众赋诗,这不是同亡国之君李存勖一样的爱好吗?李嗣源一向认为儒生读书可以教化天下,而武人学文只会消磨斗志,因此他心中并不想立太子,他对左右说道:“这是嫌我老了吗,那我就原回到太原府去,把位子腾出来。”叫来众大臣商量,希望借大臣阻止立太子,但众臣不敢得罪皇位第一继承人的秦王(李从荣前面的皇长子李从审被原名元行钦的李绍荣杀了)以免留下后患,都不敢表示反对。

    李嗣源无奈召来李从荣说要立他为太子,不想李从荣拒绝说:“儿子年幼,要学习的兵法政事还多着呢!”李嗣源只好说:“这是大臣们的意思。”李从荣还是坚决拒绝了,私下对手下的人说:“这是想夺去我的兵权,好把我幽禁在东宫之内,肯定是当政的枢密使范延光和赵延寿(名将赵德钧的养子)的主意,有朝一日我做了皇帝,非把他们全家杀光不可!”范、赵二人听了十分害怕,请求外调出京,皇帝不答应,后来二人又多次上书,说应该让更多人熟悉要位的典章制度以更好地辅佐君主,皇帝说离不开二人。两人商量后对皇帝说可让二人轮流外调,这样始终有一个在皇帝身边,皇帝这才外调赵延寿为宣武节度使,又调入山南东道节度使朱弘昭为枢密使,皇帝为稳住李从荣,还封他为河南尹、天下兵马大元帅,位于宰相之上。

    依惯例,已被封王的皇子又兼任都城的府尹便默许是皇位继承人了,但李从荣并未善罢甘休,这一年(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的十一月,李从荣又逼走范延光出京外任,皇帝提拔了同中书门下冯贇为枢密使补缺。范延光临走前,皇帝问他有什么要说的,他说凡事要听重臣的不要听小人的,暗指借皇帝宠妃王淑妃得势的宦官宣徽使孟汉琼,君臣洒泪而别。

    皇帝认为同平章事康义诚忠厚可靠,让他做亲军指挥使,可康义诚也怕秦王,让自己的儿子去侍奉李从荣,平时两边不得罪以求免祸。

    十一月十六日,李嗣源大病复发,第二天好了一些,李从荣来探望,皇帝这时头都抬不起来,王淑妃在他耳边说道:“是从荣来了。”李从荣出门后,听见身后一片哭声,以为皇帝已经死了,十九日,他派牙将马处钧去告诉朱弘昭和冯贇,自己要带兵入宫,还要住到安排嗣君的兴圣宫。冯贇对马处钧说:“皇上好着呢,你回去告诉秦王,他当儿子的尽好孝道就行了。”李从荣大怒,再让马处钧警告朱、冯二人:“你们这些重臣可都是有族人的,不要因为对抗我落得满门抄斩!”又派马处钧去见康义诚,康义诚对马处钧说:“秦王入宫,我肯定迎接。”

    李从荣听了马处钧的回报,喜道:“大事成矣!夜长梦多,明日我们便动手。”马处钧道:“需不需要从夹马营调一些兵力过来?”李从荣笑道:“康义诚已答应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明日宫门大开,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带府上的兵马就行了,如去夹马营说不定反会节外生枝!”马处钧道:“殿下……不,陛下高明!”李从荣哈哈大笑:“你跟我这么久了,待我登基后,你可得替我管好天下的兵马!”马处钧听他许以高位,赶忙跪下山呼万岁,二人都对明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当晚翻来覆去又哪里睡得着。

    朱弘昭、冯贇也找控制亲兵的康义诚商量,康义诚只道:“我们做臣子的,应该唯皇帝的命令是从。”二十日,李从荣穿便服带着河南府的一千人马驻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