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chapter152(vip)(第1/3页)  六零年代神叨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新技术研究院敢开出这样的条件, 原因无他,实在是太缺人了。

    在新时代集团注资支持的情况下, 高新技术研究院根本不缺钱,缺的是能够做实事的人。

    科研人员缺, 做饭的厨子、打扫卫生的阿姨、负责买菜的大叔、开车的年轻小伙、跑腿办事走流程的秘书……全都缺!

    卫添喜大胆地开出了这个条件, 瞬间就吸引了许多人才的目光, 不过多数还是国内的年轻学者。

    对于年纪大一点的成名学者来说, 想要割舍下已经获得的荣誉与地位是很难的, 许多人的信条都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地方高校可以当学术带头人的人, 哪有几个愿意到高新技术研究院来做一个普通的科研狗?

    就算高新技术研究院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爬得更高、走的更远,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 并非所有人都有挑战自己的野心。

    可对于年轻学者, 尤其是各高校刚毕业或者是马上就要毕业的博士来说, 高新技术研究院提供的待遇就好多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 这些人的科研积极性还没有被现实耗尽、他们还没有被现实打垮, 他们还梦想着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已知、改变现状、改变世界。

    高新技术研究院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高新科技》一经发表, 立马在各地高校引发了轩然大波。

    因为可控核聚变在国内依旧属于重点保密项目的缘故,所以国内很多从事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博士、年轻讲师甚至是副教授、教授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依旧停留在理论上, 准确地说, 是被理论问题卡到了研究门槛外。

    这些人是最快动摇的, 原先就想挤到卫添喜的团队去搞研究了, 但卫添喜明面上的研究只针对数学领域,可控核聚变都是她亲自操刀做的,根本不同对口专业的研究人员搞合作,这些人只能看着卫添喜与科工院把国内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推向世界最顶尖,然后他们自个儿继续原地踏步。

    现在卫添喜开放了合作的渠道,这些人怎会不抓住?

    不仅国内搞可控核聚变研究的那些高校毕业的博士生投了简历,西南物理研究所和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些研究院也投了,这些人的想法大致相仿,他们不想按部就班地守着现在的那些成果混日子,还想朝着更高更远的地方去看看。

    其次便是计算材料研究领域。

    在计算材料研究领域,国际学术圈内有一句话,“世界水平看华国,华国水平看中山,中山水平看水木”,而‘水木’这俩字,并不是指水木大学,指的是在水木大学任职的卫添喜。

    现如今尼森毕业,如果非要在学术界再找一个计算材料学比较厉害的山头的话,那尼森算是勉勉强强把隆德大学的计算材料水平提到了国际水平。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最顶尖的计算材料实验室在华国中山大学,君不见尼森回到瑞典之后,发表论文的速度明显下降了许多吗?

    而且尼森发表的那些论文,拿的数据都是当初在华国中山大学计算材料研究所做的,他返回瑞典之后,并没有做出什么新成果来。

    事实证明,尼森心里苦,就好比吃了黄连酱一样苦。

    隆德大学的实力确实不错,甚至说,它的综合实力比水木大学和中山大学都要强,但若要比计算材料学,全世界各大高校的水平都稳在了及格线上下,唯有华国水木大学和中山大学一马当先。

    全世界的学者想要做计算材料学领域的高端实验,都需要去中山大学计算材料研究所预约。

    尼森自认为自己同计算材料研究所的关系很好,哪怕他回到隆德大学任教之后,依旧可以在中山大学计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