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推背(第1/4页)  不良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推背图

    李唐宗室与道教始祖李聃同姓,皇族以太上老君李聃后代自居,并昭示天下,皇室乃是神仙之苗裔,李唐江山为君权神授。

    所以李唐皇室历来崇尚道教,大明宫内修建多处道观和道场,用以供奉道教诸仙,其中以东北隅三清殿最盛,重大盛点和祭祀均在此举行,平时此殿甚少有人前往。

    等在殿前的是韦皇后心腹宫婢,四周侍卫已尽数撤去,李显径直入殿,听到身后传来殿门合闭的声音,殿内香火不断供奉三清神像,站立于殿中的两人见李显驾到,连忙跪地恭迎。

    左边老者身穿三品官服,老成持重,器宇不凡,倒是跪在右边的男子让李显多看几眼,男子一身玄袍,头挽道髻身背长带,面色红润,神态飘逸,立觉其气质非凡,颇有仙风道骨之韵。

    李显额头微痛,低吟一声,平身。

    “朕听从皇后谏言,封你为豫州刺史,如今满朝官员议论不止,说朕任人唯亲,朕也是孤掌难鸣,至于升任侍中一事,还需假以时日。”

    老者正是国丈韦玄贞,李显不甘心受制于人,想要行使自己作为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必须加固自己的势力,因此李显听从韦皇后建议,将其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的任上提拔为豫州刺史,但这还不足以与太后的势力抗衡,所以李显打算让韦玄贞出任百官之首的侍中一职,能与裴炎平起平坐,自然能在朝堂之上加重自己说话的分量。

    不过从今天裴炎的反应来看,此事不得到太后首肯,怕是万万办不到的。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天下是陛下的,臣能不能当侍中又有何妨,自陛下登皇极以来,太后把持朝政并无归政之意,长此以往会君威不盛,微臣担心陛下帝业有阻。”韦玄贞深谋远虑稽首说道,“微臣有幸为陛下寻得一名奇人异士,可解陛下此番困境。”

    “朕贵为天子,受的是天命,行的是王道。”李显冷眼打量旁边男子,“家国大事何须一名游方术士参言。”

    韦玄贞说道:“陛下,且听他一言,是滥竽充数,还是得道高人,自有陛下圣裁。”

    李显看向跪地男子,冷声问道:“你有何法,能解朕之忧困?”

    男子埋首道:“贫道蓬锦,斗胆观陛下龙颜,虽是伏犀贯顶,主大富大贵,一世人生福禄不弃,可惜腾蛇锁唇为困龙之兆,再观陛下龙神,身在地而神不动谓之龙行不动身,乃大凶,陛下恐有祸事临头。”

    李显眉头微皱:“祸从何来?”

    蓬锦答道:“贞观二十一年,太白星接连三日现于白昼,阴星阳现,大有喧宾夺主之势,预示李唐江山基业不稳,太白星主武,这才有后来坊间广传,李唐三代之后,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李显不屑一顾:“我当你能说出什么花俏,还不是老生常谈,民间百姓流言,难不成你还要朕当真?”

    “陛下不信,可太宗却深信不疑。”

    “太宗?”

    “陛下可还记得太宗宠臣李君羡。”

    “此人朕有过耳闻,不过说到李君羡,朕记不记得不要紧,你倒是要好好引以为戒。”李显略有厌烦说道,“李君羡外任华州刺史,华州当地民风崇尚修炼辟谷术,有个布衣自称通晓道法,李君羡与之形影相随,窃窃私语,结果李君羡被御史弹劾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最后被处斩,全家抄没,你在此妖言惑众,就不怕朕斩了你?”

    蓬锦从容不迫:“李君羡被问斩并非是图谋不轨,而是另有隐情。”

    “什么隐情?”李显问道。

    “太宗对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一事深恶痛绝,暗中调查,获悉李君羡小名“五娘子”,而李君羡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是武连县公,属县为武安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