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算术是块好的敲门砖
无极县,洛河村,与其说是一个村,但它的实际规模却远远超过了许数的乡镇了。这里还有一个别名,太保村,又叫甄家村。
太保,位在三公之上,所谓上公。金印紫绶,秩万石,地位尊崇无比,海内归仁,为群贤首。
这个就是古代,家族之中出现一位杰出人物,甚至能够影响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方,百年之久。
有钱就是任性,为了方便两个儿子读书,苏双一掷千金,直接在甄家村买下了一个三进的大宅院。
丫鬟仆从都是从汉昌带过来的,苏双因为没有空闲时间,就专门把苏家的大管家苏财抽调过来,用于照看此处。
苏非又多了个小厮,叫做阿福,今年十二岁,是家生子,配给苏非兼职做书童。苏云嫌弃阿福这个名字不好听,就十分恶趣味的给他改名叫做来福。
古代的读书人的书箱可是很沉重的,里面不但有作为书籍、书本的竹简,还有毛笔、砚台、砚尺。家境稍微好一点的都会找一个书童,为自家公子背书箱,削竹简,磨墨,跑腿。
苏非两兄弟还比别人多了个马童。马童是奴隶,地位最为低贱。一个马倌带着俩马童,负责照料马匹。
苏非他们所住的地方,距离学堂还有着四五里地。这样正好,给了两兄弟遛马的机会。
自从上次苏非疯狂‘彪马’的举动之后,负责他们安全的察桑师傅,说什么也不敢让苏非再骑战马,看来上次的事情给他留下太大的阴影。
甄家学堂
苏非带着弟弟在右边的角落找个位置坐下,瞅着屋子里面在玩闹的十来名孩童。小的都和苏安差不多,在七八岁左右,大的也不超过十二三岁。
和后世的学校十分相似,自从先生进来以后,所以人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先生也是一把年纪老头,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估摸着最少也有六十以上了,汉朝的人衰老的快,六十岁已经算是少见了。
教授的课文内容也是《诗经》,苍老的声音读起书来倒还很洪亮,咬字也很清晰。老人家年纪大了,不能长时间跪坐,他喜欢在屋子里面晃悠,拿着书读上几句,就背到身后去,开始背诵着教授给学生。大体上来说,跟苏非先前家里请的那个先生差不了多少。苏安无聊的在角落玩着手指,因为先生现在教的这篇刚好是他所会的,唯一的那篇。
老先生一篇国风反反复复的读了将近半个时辰,然后开始叫学生们写。
不知道是因为苏非等人新来,还是前面的学生已经学过写字了,或者是这老先生根本懒的教,就这样自顾自的在屋子里转悠,时不时的低下头,用他那昏花的老眼去瞅一瞅学生在竹简上写的字。
这样无聊的时间大概又持续了半个时辰,老先生宣布下课,暂且休息半个时辰。孩子们兴奋的鱼贯而出,在外面的空地、草丛开始玩耍。
苏安倒不认生,很快就和外面的五个八九岁的孩子打成一片。苏非闲着无事,就开始到处溜达。没走几步,他就发现了前面小山顶上,还有着一处别苑,旁边有着几个儒生打扮的少年在外面玩耍,在十四五岁光景。更多的是一些类似仆从书童之类的人,聚集在外面等候。
难道山上还有一处学馆?
苏非怀着好奇心理,遍朝着山上走了过去。
没走上几步,那两名儒生打扮的少年就回到别院里面了。
苏非走到山上,看着别院门前高挂着的牌匾上面,用隶书撰写着‘静安精舍’,心中就明白了,这是一座稍微高等级一点的学校。
汉代启蒙的地方叫作‘学馆’,再望上一级就是‘塾学’,而‘精舍’则是传授经义等高深学问的所在,一般由有名望有学问的人才有资格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